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ID:2212218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诱思探究教学论具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强调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探究性,对我们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寓以典故、透视社会热点、巧设活动等方式来落实诱思探究教学论。  关键词:诱思探究教学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G633.2:A:1002-7661(2011)03-0145-2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诱思探究教学论。不仅大面

2、积提高了实验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20多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多万中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诱思探究法展开了学科教学改革。  一、诱思探究教学论的指导思想  1.目标的三维性。  即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在遵循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袋子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三者是并重的,同时实现的,没有先后的次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贯穿始终。  2.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而获得全面发展的主体。在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独立思考,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方面又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之中。  3.教学的探究性。  这个探究并不是一般的探究,而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探究,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充实。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学科教学,“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至于“这些科学事实与结论是怎样产生的”往往被忽视。  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发展”。要求教

4、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并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怡品德,获得全面发展。有道是:“善思则得,善诱则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诱思点,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实现其“探知者”的主体地位。下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例略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诱思的运用技巧。  二、诱思探究教学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1.寓以典故,借以诱思。  典故以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启迪,而为人们广泛传诵。对于已有一定文学基础知识的高中学生来说,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典故,不仅能

5、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前人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思辨的欲望,从而达到诱思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我用FLASH给学生展示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尽管学生对这个典故比较熟悉,但看完后还是忍不住哄然大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立即设疑:白马是不是马,马是不是就是白马?白马和马是什么样的关系?诚然这个问题很简单,设置的目的只不过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思维。  学生思考回答后我立即又逐步设问:(1)白马和马谁是特殊性,谁是普遍性?(2)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白马一定是矛盾的特殊性,马一定是矛

6、盾的普遍性吗?如不是请举例说明。(3)结合马和白马的关系说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样的关系?由于学生对白马和马的关系易于理解,所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不在困难,而且还比较形象。又由于这个典故比较有趣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知欲望。  我通过这个典故,设计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递进思考,积极探究,不仅帮助他们愉快轻松的掌握了知识,而且还锻炼和提高了他们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典故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我们有的老师运用典故,只重在论证知识原理,却不是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新知

7、,这样就起不到诱思的作用。要想寓典故以诱思,典故的运用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典故一定要贴切教材内容,且要通俗易懂,活拨有趣,切忌晦涩难以理解。如果选取的典故不贴切,距离要说明的问题较远或根本不能说明问题,不仅不能诱导学生朝既定目标思考,反而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学越困惑。如果典故晦涩难懂,沉闷无趣,教师又不能讲解透彻,则会导致学生产生思困和焦虑想象,从而思维得不到激发。  第二:问题的设置要有浅入深,层层递进,一步一步诱导学生朝既定学习目标思考和探究,设置的问题切忌过于笼统,也不能过深,否则也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灵感,产生

8、不了“诱思”交融的氛围。  第三:典故述说要生动,教师本人在课前要对典故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善诱”,而“善诱则通”,从而实现“诱思交融”  2.透视社会热点,以诱达思。  所谓“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