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52068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6
《抗战时期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成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战时期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成立研究:1938年底,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日军将重庆作为战略轰炸重点。面对日军的疯狂轰炸,重庆人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展开了顽强而持久的反空袭斗争。重庆佛教界顺应时代需要加入到这一洪流之中,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宗教与社会;重庆大轰炸 :B947:A:1008-6269(2013)01-0065-05 1938年底,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迅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其战略地位上升。日本侵略
2、者为摧毁国民政府抗战意志,将重庆作为战略轰炸重点。在日军的无差别轰炸下,陪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陪都军民迅速展开了一场顽强而持久的反轰炸斗争。重庆佛教界顺应时代需要加入到这一洪流之中。他们捐献钱物支持抗战,组织救护队救死扶伤,或远征印缅,走出国门宣传抗战……屡受国民政府嘉奖和社会褒扬。其中以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最为活跃。他们脱下袈裟换上战袍,舍生忘死救护难胞,成为重庆大轰炸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及现今启示意义皆不容忽视。本文从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成立背景、组织经过和救护准备三个层面进行考察,为进一步了
3、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提供参考。 一、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成立背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军民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热潮。佛教徒作为国民的一份子,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大潮中来。早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7月16日,太虚大师在庐山发出《告全国佛教徒书》通电,号召全国佛教团体四众同人群起救亡,共赴国难。在此号召下,重庆慈云寺僧众本着佛教慈悲济世和舍己救人的精神,组织成立僧侣救护队深入重庆大轰炸一线抢救饱受轰炸之苦的陪都人民。 (一)日军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 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长达6年零10个月
4、的时间里,日军集中陆军第12、59飞行战斗队,航空兵团第1、3飞行团,海军第1、2联合飞行队及第3航空战斗队合成的空军兵力,拥有多达402架各种型号的轰炸机、攻击机、战斗机。他们采用不分昼夜的“疲劳轰炸”,大批飞机的“轮番轰炸”,少量飞机的“乘隙骚扰”和利用夜间、黎明的“月光轰炸”等战术,对重庆及周边地区实施无差别轰炸。日军每次轰炸重庆,出动的飞机多则百余架,少则数十架,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倾巢出动。日军避开重庆每年从秋未到初春的雾季,多集中于5月至9月间轰炸,每次轰炸都以人口稠密、工商繁盛的市区为主要目标
5、,轰炸时间长、次数多、手段残忍、造成灾难深重。其中,仅在1939年“五三”、“五四”两次轰炸中,日机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区域投下爆炸弹176枚、燃烧弹116枚,炸死4572人、炸伤3637人,市区10余条主要街道被炸成废墟,数10条街巷的房屋起火,熊熊大火燃烧近3天才被扑灭,到处是焦土烟火,死尸枕藉,甚至树枝电线上也挂着断臂残肢。两天之内,死伤无辜市民超过8000人。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性与疯狂性在重庆大轰炸中暴露无遗。 自重庆大轰炸以来,日军一直辩称轰炸目标均为政治军事设施,但在日机无差别的狂轰滥炸下,初建于唐代的
6、重庆罗汉寺(中国佛教会临时办事处)连同神态各异、精美绝伦的500尊罗汉像及周围民居,全被日机投下的燃烧弹吞噬。美国记者罗伯待·马丁和塞德·怀特目睹了这座历史文化古迹和佛教圣地的毁灭:“房屋烧塌,佛像露了出来,寺庙倒塌,崖面一边的巨大青铜佛像显现出来,火光照射得光辉灿烂。坐佛的慈善面容,含着微笑,凝视着哭泣的首都。”[1] 除了罗汉寺之外,还有长安寺、二郎庙、离明宫等寺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会和教堂也被炸毁。驻重庆的外国使领馆也未能逃脱大轰炸的厄运。据当时重庆市警察局长徐中齐在当年5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记录:“英领事花园
7、内落一弹,炸死二三十人,重伤30人;德国领事馆附近中弹起火;法国领事馆被焚”。日寇无视国际公法,狂炸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各国使馆。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无差别轰炸,是非人道的恐怖屠杀行为。然而,日寇的狂轰滥炸非但没有动摇重庆人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相反更加增强了重庆人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决心,展开了一场长达6年零10个月的艰苦卓绝的反空袭斗争。 (二)僧众身为国民应尽的义务 1936年7月,国民政:1938年底,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日军将重庆作为战略轰炸重点。面对日军的疯狂轰炸,重庆人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共度
8、难关,展开了顽强而持久的反空袭斗争。重庆佛教界顺应时代需要加入到这一洪流之中,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宗教与社会;重庆大轰炸 :B947:A:1008-6269(2013)01-0065-05 1938年底,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迅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庆作为战时首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