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8464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梵音妙音-清静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梵音妙音清静人间”摘要: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在应用形式上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千百年来,九华山佛教音乐不断地与地方传统文化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殿堂音乐的庄重静穆与神秘,又有民间音乐的清新典雅与脱俗的九华山特色。它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民俗、民风及宗教流传衍变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九华山;佛教;音乐 :J608:A:1004-2172(2010)03-0016-03 一、概述 佛教音乐广义上泛指一切与佛教内容相关的音乐,狭
2、义上则专指佛教寺庙法事活动中所用的音乐,即梵呗。梵呗,亦称赞呗、经呗、梵曲、佛曲、佛乐等,是摹仿印度的梵腔曲调而创作的,是佛教徒对世尊、诸佛、菩萨言教、品德的宣扬与赞叹音声,有别于世间的歌曲。《长阿含经》曰:“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命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梵音是从清净、慈悲的心中流露出来,所以其声正直和雅、清澈深满、周遍远闻。关于我国最早的梵呗创作有一个传说,说三国曹植在山东省东河县的鱼山,听到岩岫里的诵经声,清扬哀婉,其深有所悟,乃仿效而制成《鱼山梵呗》,流传一时。梁武帝笃信佛教,曾亲自创制了《
3、善哉》、《大乐》、《天道》等10首“名为正乐,皆述佛法”的佛法之乐,开创了我国佛教徒自行创制梵呗的新时代。梵呗在寺院中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即朝暮课诵、斋供)、道场忏法等,几乎贯穿于寺院一切法事活动中。 九华山佛教始于南北朝,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来到九华山,潜心修持75年,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地藏大愿。圆寂后被称为地藏菩萨,那里便成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高僧纷纷云集于此,弘法讲经,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盛况空前。此后又有十几位大德高僧在九华山圆寂后成为不朽的肉身,为这座灵秀庄严的佛教名山又蒙上了神秘面纱。千年佛教的传
4、承使九华山拥有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普贤文化积淀,其中就包括有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九华山佛教音乐”。 二、九华山佛教音乐类型与风格特征 九华山佛教音乐是对九华山寺庙的各种法事仪式中具有音乐性质的经文讽诵及器乐演奏的总称,其在应用形式上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 仪规音乐是僧尼们在殿堂里佛像前唱颂的赞、偈等佛曲,主要是唱给佛陀、菩萨等非现实对象听的,有赞、偈、咒、诵等形式。其中赞与偈的音乐性较强,其它多是吟诵性质。赞有称赞、祈祷、歌颂之意,用于颂佛之功德,分香赞、祝延赞、荐亡赞等多类,皆与词为韵体,分八句、六句、四句和多句。八句赞为大
5、赞,如《三宝赞》、《弥陀赞》等,曲调为《柳含烟》,常在法事中间唱。六句赞为小赞,如《戒定真香》、《杨枝净水》等,曲调为《挂金锁》,多在诵经之后法经中间唱。赞的曲调风格古朴、庄严、典雅、静穆,节奏平稳舒缓,音乐旋律起伏较小,多以级进为主。词与曲的结合多为腔多字少,乐句之间、乐段之间的旋律连接多为重叠进行,通常是上句的落音即是下句的起音,给人以若续若断、藕断丝连之感,让人思绪起伏,悠远悠长。偈是佛事中重要的唱诵体裁,用于颂扬佛教教义,梵文唱词,如《回向偈》、《沐浴偈》等,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九言等句式。在曲调上常用上、下对句,有四句复唱的,也有八句复唱的,
6、常用曲调有《浪淘沙》、《破荷叶》等。咒即咒文,是密语或真言,可意会而不可解,如《华严字母咒》、《普庵咒》、《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较多,声调多变,分有韵咒和无韵咒两种。有韵咒低沉、唱缓,常用磬、铃、铛等乐器伴奏;无韵咒节奏急起,较为活泼,用木鱼单点击伴。诵即念诵,是一种有音乐性的韵体腔,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主要用于早晚拜佛。 道场音乐是道场上使用的用于弘扬佛法、超度亡灵的佛乐。道场音乐的对象除了佛神之外,还有信徒,因此曲调较为明朗,包含有明显的世俗性民间音乐特征,民间色彩较浓郁。各种法会上有《八大赞》、《四大祝延》等具有正统性典雅的梵呗演奏,也有以民
7、间《十二时》、《五更转》、《下水船》等小曲为曲调的演唱演奏。如水陆法会送圣,除了带法器伴奏的经文讽诵外,还融入了规模较为宏大的民间吹打,包括唢呐、笛子、笙、箫等吹奏乐器以及锣、鼓、铙、钹等打击乐器等,以演奏各类曲牌为主,既有单独演奏的曲牌,也有若干曲牌联缀演奏的套曲。目前,九华山水陆法会上常用的曲调有百余首,包括大量的古典散套曲牌,如《浪淘沙》、《一枝梅》、《柳含烟》等。这些嘹亮悦耳具有较强欣赏价值的器乐演奏,为深山古寺增添了新的生气,同时通俗化的佛曲也日益深入民间。道场音乐中的有些佛曲吸取了民间的歌曲及民间戏曲腔调,甚至是当时流行的南北曲调,如《小放牛》、
8、《走西口》。这些曲调比较平稳,以级进和小跳为主,几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