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

ID:2190442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_第1页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_第2页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_第3页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_第4页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声无哀乐论》看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摘要:嵇康在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其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在音乐的本质、音乐审美感受及音乐社会功能等方面体现了嵇康音乐美学的“音本体”特征,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宝贵遗产,对我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音乐本体  简介:赵佳(1985---)女陕西师范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文献    嵇康(224——263,)字叔夜,安徽宿县人,是魏末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在魏曾任中散大夫,是著名的

2、“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声无哀乐论》全文约7000字,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八次论难,以“心声”二元论的观点反复论述“声无哀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宝贵遗产,对我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指出了构成音乐的根本性的“乐体”是客观形成的,而音乐美也是

3、客观存在的。他又说:“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然尽然可见矣。”嵇康指出音声本身有其构成的自然法则,与人的哀乐无关。人之哀乐是人内心先有所感,借由音乐被触动后表达出来,人之哀乐之情,与音声本身无关,音声既无哀乐之“实”,亦无哀乐之“名”。嵇康还指出:“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实,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而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这里嵇康指出音乐的审美主体内心先存有哀乐,才能在受到音乐的感召后引发出来,而人们感受到的也只是自己内心的哀乐而已。所谓“

4、和声之无象,音声之无常”、“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嵇康认为音乐是可以表达哀乐情感,但不能产生哀乐,两者并无因果关系。从《声无哀乐论》对音乐本质的揭示可见嵇康音乐美学“音本体”的特征。  二  嵇康虽然否定了音乐自有哀乐的观点,但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他肯定了情感反应的重要性。嵇康指出:“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肯定了音乐的感人功能。但嵇康又说:“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有猛静也。……然皆以单复、高埤、善恶为体,而人情以躁静、专散为应,……此为声音之体尽于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他认为主体正是在音乐的“舒疾”和其自身的

5、“躁静”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情感的反应。但是,音乐仅仅是作为触发情感的外在因素,而音乐所触发的主体情感的反映,其根源来自于审美主体自身。“由是言之,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意思是说,声音本无悲怨,却能够感发人的哀怨。而闻此声音者必须先有悲情存于内心,进而才会感于此音声而发其哀怨。可见,音乐之所以感人,也正是因为音乐本体其运动着的音响唤起了审美主体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感应,音乐音响的“本体”本质上与主题思想情感是相分离的。  《声无哀乐论》同时指出:“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

6、,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之怀均也”,“理弦高而欢戚并用”。由此可见,嵇康认为,由于审美主体个人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及年龄、心理状况等的不同,对同一审美客体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审美效果。音乐审美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复杂又特殊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这又说明了音声本身与人们的哀乐情感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嵇康指出音乐美的本质在于“和”,在《声无哀乐论》中他说:“曲变多众,亦大同于和”同时指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嵇康认为音乐形式表现手段应该和谐统一。但这种音声的“和”是音响自身

7、运动变化与主体听觉特征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和谐,音乐音响及其运动必须符合音声的自然属性及其运动规律,这种“自然之和”与人的哀乐情感是没有关系的。从《声无哀乐论》关于音乐审美的论述可见嵇康音乐美学“音本体”的特征。  三  嵇康说:“言语之节,声音之度,揖让之仪,动步之数,进退相须,共为一体,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说明嵇康虽然否定从音声本身获得情感(哀乐),但他认为音声具有“导情”的社会功能。音声可以成为人情感(哀乐)存在的一个媒介,社会的礼

8、仪规范能够通过音乐的“导情”功能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  嵇康认为音乐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与音乐审美主体有直接重大的关系。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到:“玉帛非礼敬之实,歌哭非悲哀之主也。”是说玉帛本身并非礼的本身,只是用来表达礼之内容的媒介,音乐亦是如此,音乐音响引起主体或哭或乐的情感反应并不是表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