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89715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做数学”不仅仅是做数学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做数学”不仅仅是做数学题 【摘要】“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景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 【关键词】做数学;生活情境;自主探究;动手体验;小组合作 在2011年4月举行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决赛颁奖典礼上,北京市数学会会长刘来福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数学不是为了做题!做题,一不能创造财富,二不能建设国家。”“小孩子刚开始接触数学,不做题是会不了的,但
2、光做题,孩子一辈子也学不到数学!”刘教授的话有如石破天惊,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得太好了,“做数学”不应该只是光做题,而应该“研究数学,使用数学”!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也认为:“数学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看来数学研究者的理论是相通的。 “做数学”意指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思维认识的主体。如果可能,每个人都应参与数学,亲自体验一下数学。参与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知识是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聚集、发现和产生的,而不是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用“填鸭式”的错误方式灌输给学生。数学研究者强调的是产生,而不是灌输。我们并不认为信息式的知识
3、没有价值,但这些知识只有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才是有用的。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做”,因为它比“解题”更深刻,更有助于掌握知识。 然而怎么实施“做数学”呢?作?橐幻?数学老师怎样才能带领和引导学生将数学做出来呢?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并通过几种方式的体验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做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从“做”中体会,从“做”中巩固,在“做”中应用,让我的学生从此爱上数学。 一、在生活情境中“做数学”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
4、以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生活情境,通过“做数学”的方式让学生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例如,我在教“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一年级的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是在生活中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购物活动,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用人民币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购物”结束后,小组内的学生互相欣赏各自购买的物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花了多少钱,一堂数学课在愉快的“购物”中结束了。这样,学生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而且学会了买东西时如何与人交流。轻轻松松的“认识人民币”一课,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学问”。 在学习了六年级
5、的“比和比例”之后,我在课堂上问孩子们:“我们每周星期一都要升国旗,有没有同学想过我们升旗的旗杆究竟有多长呢?如何测量教学楼前面的旗杆的高?”多数学生都觉得无法测量。于是我拿出一根提前准备好的长2米的竹竿,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将竹竿笔直地竖在地上,测量出竹竿的影长是1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长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很容易地联想到旗杆的高也应该是它的影长的2倍。当然这时教师要强调“在同一时间内”,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学生很快测量出旗杆的影长,算出了旗杆的高。我接着又问:“你们能用比例的知识写出求旗杆高的公式吗?”根据比例知识,学生很快得出“竹竿长∶竹
6、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竹竿长=旗杆影长∶竹竿影长)”的公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以启发为主,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推测,自己验证,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做数学”的价值。 二、在自主探究中“做数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
7、“可能性的大小”课程时,我设计了一个分小组摸球实验活动。盒子里面有1颗红色的玻璃球,3颗黑色的玻璃球,每次从盒子里摸1颗球,一共摸20次,然后统计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黑球的次数,从而用数据来体验说明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实验结果A)。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个小组的摸球结果却大相径庭,即是摸到红球的次数多,摸到黑球的次数少(实验结果B)。这个小组的人员怎么也无法接受大部分同学的结论,因此我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别的小组有这种情况吗?”同学们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