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32096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王永芳河北省邢台县皇寺中心校054000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祌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
2、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语文课中作为主体教育的教师应目中有学生、课中有情感,丢掉课堂教学那冷冰冰的知识惟我独尊,“正确”和“错误”的判断轮番登场,简单的演绎推进换成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精祌生活和情感意志的活动。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融会,形成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涌起情感的波澜,在入情入境中感受学习、加深体验、生动地学习。一、恰当运用媒体,引导学生入境动情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当运用媒体,可以使学生如
3、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地学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感情积累,使学生入境生情、以情促练。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二、适时持续强化情境,升华学生体验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展示,令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时机,采用多种手段,持续强化情境,渲染情境的氛围,使设置的教学情境随着教学活动的步步推进,得到持续的强化,越来越鲜明、生动。这样,学生的感受就会越来越清晰、深刻,情绪越来越饱满,体验也随之不断深化、升华。持续强化情境,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4、1.精选资料,适时补充。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学生理解了“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内在联系后,适时补充一段反映周总理病重期间忘我工作的资料:“周总理已是76岁高龄的吋候,身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做过大手术6次、小手术8次,而他的工作吋间在18〜22小吋的tl子有44天,和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216次,接见外宾63次,在住院的医院里召开会议20次。我们的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都这样工作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0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层面上,而是深化到对总理一生工作的
5、认识一一这一夜工作的情景是总理一生生活的缩影,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加崇敬、爱戴周总理。这样,课堂内既有大量信息的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内外沟通,使课堂充满了生气和活力。2.巧借契机,充分操作。学习习作训练《烧不坏的手帕》一课吋,以往都是由教师来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再由教师阐述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的体会并不是很深,也无法发现实验中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其实这个实验只要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醒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亲手实践,在实验中获得体验。老师分好组,各组领好实验器具,并
6、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束后老师再道出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并鼓励学生谈谈感受。学生感悟到了许多。他们用自己话语的这样表述:生1:我现在终于明白我刚才那块手怕为什么一个角被烧焦的原因了,我在做的时候没冇把那个角在酒精里浸透。生2:我也知道了我的那块手帕被烧焦的原因了,我那块手帕燃烧的吋间太长了,手帕中起保护作用的那30%的水也被烧掉了,我应该及吋地把火熄火就不会那么惨了。学生在操作中的感悟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想象,思维的独特、表达的活跃、情绪的高涨、互动的积极都使课堂呈现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此次的:>」作也
7、获得了成功。1.入境体验,角色扮演。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孩子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Jo活动中孩子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兴奋不己。儿童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
8、。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学生的学也会因罩上浓厚的情感而焕发出生动的光彩。在老师巧妙设置的情境中,课堂内既冇大量的信息交流,又冇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内外沟通,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因之而愈显生动。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置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促进他们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较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教与学呈现出高度协调、和谐的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