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88850
大小:56.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议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发展[摘要]为整合农村资源,做好村庄合并工作,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推动城镇化进程,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村庄合并及发展社区的模式、原则、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供读者参考借鉴。[关键词]村庄合并社区发展原则程序[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0-0010-0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庄规模偏小,数量过多,发展空间受限,产生了有效的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区域的优势得不到相互融合,经济的集聚得不到共同发展等现象,同时,平房家院落式的民居占用了大量优质土地资源,在一定程
2、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为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对村庄进行适当合并,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才能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建设。一、村庄合并的主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村庄合并工作中,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优势互补的基本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不仅节约了土地、减少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组建社区型。对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打破村庄界限,引入社区理念,将行政村划分社区进行管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二是村企合一型。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实施“强弱联带”战略,对周围的村庄进行
3、兼并,安排本村劳动力进入企业工作,增加农民的收入。如胶东的南山村,依托大型村办企业在本村改造的基础上,又兼并改造周围村庄。三是强村兼并弱村型,小村并入大村。通过对被兼并村实行统一开发资源、统一安排劳力、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社会福利,带动了弱村快速走上富裕道路。四是相邻村庄合并型。对规模小、人口少的两个或多个相邻自然村进行合并,减少了村组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目前实践模式来看,发展社区型是一种主流模式,各地结合土地增减挂钩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基本都选择了发展社区这一模式。二、发展社区要坚持的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用地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坚持分类指导、群众
4、自愿、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周边路网、外部环境与内部各项功能的衔接,高标准建设,真正把新型农村社区打造成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社区。坚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在政府主导、村为主体、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地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去。三是坚持典型带动、深入推进的原则。重点培育几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四是坚持量力而行、经济实用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立足
5、本地实际,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要注重实用性,紧紧绕群众关心的幼儿园、学校、卫生室、生活超市、供暖等实际问题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五是坚持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土地增减挂钩和走市场化运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等参与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社区建设新格局。三、主要程序和步骤一是制定整体方案。以县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村庄合并的工作方案。包括并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调整的人口、面积的一般标准,并召开会议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二是组建工作班子。层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每
6、个乡镇派驻一个工作队,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工作队员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村的责任体系。三是民主确定预案。由乡镇政府在调查论证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并村对象、数量、方式,以及依据和理由,组织召开调整村的超过半数18周岁以上村民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四是及时上报审批。并村预案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乡镇政府要立即上报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及时予以批准。五是搞好工作交接。在县级政府批准调整方案后,各乡镇党委要立即指定组建新的村临时党支部及其负责人。新的领导班子迅速到位,具体组织建制村合并工作。同时,各乡镇派驻村里的工作组要立即对
7、涉及调整的村进行清产核资;然后在乡镇工作组的主持下,由临时党支部负责领导和组织有关各村搞好工作交接。六是选举产生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合并村的交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地按照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重新选举产生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严格资产管理。撤并的建制村要认真做好财务移交和审计工作,明确要求撤并的建制村,人、财、物一律凉结;对撤并建制村的财产逐项登记造册;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列出清单,核实清楚;对撤销建制村的闲置资产,安排专人看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新建制村的办公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不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