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8830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而且明确地把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可见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如何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已成了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培养教师研究教学实践 一个数
2、学教师,要把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 一、利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数学教师,有义务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常规方法,敢于突破常规,另辟蹊径,寻求变异,勇于创新,提出新解,激发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核心工作。创造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的特点,思考问题具有突破常规、新颖独特的具体表现,而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
3、以具备的。教材中的例、习题,很多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只要我们肯钻研它,利用好它,它可以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果,另外,它特别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初中《几何》第二册第175页,B组第1题,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梯形的高,通过引导他们梯形的几种常规辅助线添法后,让他们找解题思路。学生先后找出了三种思路求梯形的高,竞相发言,思维活跃,课堂高潮迭起。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累积了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出
4、现的灵感,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并用交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学习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时有这样一道题:把3/7、6/11、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分数化小数或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比较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启发他们倒过来看看,再想想还可以怎样比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简捷方
5、法。 二、利用变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变通灵活性,达到融会贯通。 数学教学中,在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基础上,也要训练发散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发散量越多,集中性越好,创造力也就越高,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我们要经常精心选择习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答。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型和开放型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对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进行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把一些题的条件和结论适当改变后得出新题,这样,一题变多题,可使学生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
6、维,使学生思维变得深刻流畅。如: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BD上一点,⊿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D=BE变题1、求证:MC=NC变题2、求证:MN∥BD 两个变题把原题结论逐步深化,使学生处于一个探索状态中,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达到了学生思维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加强解题反思,培养思维再创造性。 对于一道题,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不能解完了事。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途径等的反思来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智慧,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之效果。比如,哪些解题过程有美欧思维回路,哪些过程可
7、以合并或转换,能否从其他角度重新审视题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我一改以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活动——师生竞赛,由学生报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能最快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无限小数,等学生才计算出一两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失败”“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思考,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初步得出结论
8、后,我又围绕其中“最简分数”这一学生容易忽视的前提条件,再次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判断几个非最简分数能否化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