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84610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摘要:人文精神是在人或文学作品等所体现出的能推人上进、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能快乐生活的精神文明财富。近年来,随着中学语文课改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现和把握人文精神有所关注和探索,但在语文教学中还没能完全摆脱科学主义教育观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体现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这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是有一定方法的。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
2、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49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在人或文学作品等体现出的推人上进、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能快乐生活的精神文明财富。语文教育要倡导人文精神,已是语文界众多仁人志士的共识。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人文精神,都认为语文教育应提倡或富含人文精神。所以,研究人文精神
3、提出的理由,提倡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及如何倡导人文精神就很有必要。下面,笔者就上述各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现状“人文”己喊了多年,且已写进了“课程标准”。但是,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精神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现状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但在依然由纯考分决定升学的市场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相互工具化的关系
4、,“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产生分数的机器,以学生所获得的高分作为自己评定职称、获得优厚待遇,提高自己地位的工具,学生则把教师看作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的工具。”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迫于应试压力,语文教学仍然只要“工具”,不要“人文”。现状二:语文课演变为思想政治课。据笔者所知,一些教师在讲授思想性较强的课文时,往往会拿它们当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尤其是既当语文教师又当班主任的,往往更容易
5、把语文课演变为思想课。现状三:想到就说,没想到就不说的放任自流式的。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背出教材的重点、教参的答案,就能考出好成绩,就算学好了语文。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加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
6、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哪里还顾及到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对语文教育中侣导人文精神,更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极度流失。二、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必要性1.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对金钱的追求日益狂热,拜金主义思想日益膨胀。在利己主义支配下的道德已逐渐被冷漠、自私、无爱心、虚伪所淹没。青少年一代更容易受上述思想的影响而变得无同情心、无爱心。这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悲哀。多年来,只重视应试而放松了对人文的追求的语文教育留下了不少遗憾,
7、许多学生的精神变得极为贫乏。导致如此局面,语文教育当然不必负全部责任,但应负重要责任。于是,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1.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英雄人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们高风亮节、他们的忧国忧民、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对于事业的执着追求……无疑是激励着人们奋进的源动力。如: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现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
8、;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超然物外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