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84304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时也在学习中注意到了溶解的快慢这个问题。本堂课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为以后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冲糖水、泡奶粉等溶解现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前几节课对溶解概念的具体认识以及在上个学期初步体验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四年
2、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科学实验有较强的兴趣,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成问题。【设计特色】: 学起于疑,疑源于思,思能生智,从而引发探究。由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导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把思考与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的思想。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实验活动的“热身”,学生的思维线已经伸长了许多,此时引导学生在明确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在体验性的活动化教学中科学概念的建构才显得有意义,实现认知的迁移、转化,从而经历应用已有知识再建构的过程。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结构性归纳。并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整合重组,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样
3、不仅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受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育把科学概念外化为生活经验,让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激发爱科学、爱生活的情感。【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过程与方法: 设计“搅拌加快方块糖溶解”的实验为例,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拓展到加热水和碾碎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让学生拓展
4、到加热水和碾碎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具准备】 小组材料:2个烧杯、1根木棒、冷水、方块糖、记录表。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1.老师这里有杯水,请个同学上来尝一尝。 2.你觉得味道怎样?(没有味道) 3.如果我把这么大的一块冰糖放到这杯水里你们猜这杯水会有点甜还是很甜?(很甜) 4.请这位同学继续喝一口,你现在觉得这杯水甜吗?(还是没有什么味道) 5.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感觉不到甜?(冰糖还没有溶解掉) 6.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块糖更快快速地
5、溶解呢?(学生猜测,教师根据猜测板书:搅拌、加热水、切碎糖片) 7.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的猜想,科学光猜想行吗?(不行) 8.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做实验) 9.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溶解的快与慢”(板书) 二、设计方案,实验探索。 (一)实验一:验证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1、教师请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实验方案。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中单个变量的控制。 ①讨论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哪些条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②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从中修正自己的认识。 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写出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④师生小结。 3、指导学生
6、分组实验。 实验前,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实验提示。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二)形成概念,独立探究:实验二: 分组实验分工验证加热、捣碎能否加快溶解。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 1、分配实验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交流实验方案,师生共同修改方案。 3、学生自主实验。 师巡视指导同时关注两个实验。 4、请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小结三个实验的结论。(加深对比实验的认识:相同条件能有很多,不同条件只能有一个等。 三、实际运用,回归生活。 请学生思考回答:在生活中,你用过这些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吗?
7、(举例说出生活中自己用到这三种方法加快溶解的例子。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加热 能加快溶解 捣碎 溶解的快与慢实验记录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