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陶瓷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折射出人类丰富的历史及发展进程。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观念的猛烈冲击,陶瓷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被日趋边缘化。本文试图通过中外陶艺教育普及对比、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陶艺教育普及之路的分析,明晰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其推广普及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普及;重要作用 []G642.0[]A[]1671-5918(2010)05-0080-02 doi:10.3969/j.issn
2、.1671-5918.2010.05.041[本刊].hbxb. 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为将来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陶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深厚历史沉淀的传统艺术,应该在现代教育课程的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一、从中外陶艺教育看素质教育的差别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是师徒传承的方式,父传子,子传孙,师父带徒弟这种方式是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相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是“不正规”的,却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传承模式。几千年来这种不断培养能工巧匠的教
3、育方式,在历史上对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工业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人们对陶瓷的艺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应当下陶瓷艺术的发展规模。在这种中国本土陶瓷教育边缘化和工匠化的大潮流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在美国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许多大学,不论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开有陶艺课,而且各种窑炉和原材料设备都很齐备[2]。这些仅仅是国外普及素质美育中的一环。在德国、英国等国家中也有这种陶艺课的设置。实际上,陶瓷艺
4、术教育早在20年前就进入了国外的普通学校。很多发达国家因发展素质教育而推广普及了陶艺教育。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陶瓷古国,中国的陶瓷教育却在国外大量普及陶瓷教育的浪潮中销声匿迹了。当下的中国素质教育,与发达水平国家的相比存在很多漏洞。许多学校从根本上缺乏美术教育。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统一命题、统一答案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校方面缺乏艺术欣赏课和艺术史论等课程,尤其是关于当代艺术和当代陶艺现象批评的课程基本没有[3]。这对于大众的陶艺教育不要说普及开展,仅是认识就已经形成方向性的盲区了。 二、陶艺教育
5、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陶艺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陶艺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具有重大作用。陶瓷艺术不仅与其它艺术有着同样的观赏性魅力,而且对制的制作过程具有更强的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多变性等诸多特点。陶艺教育这种将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授课方式,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陶艺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的众多方面,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质;有助于拓展思维活动,提升智力素质;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素质;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整
6、体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质 中国的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制瓷工人以无与伦比的聪明与才智创烧出了各种纯朴浑厚的古彩陶瓷。富丽堂皇的唐三彩、千峰翠色的秘色瓷、色如天青的汝官瓷、千变万化的钧瓷器、稀世珍品的古建盏、素肌玉骨的影青瓷、独树一帜的青花瓷、千窑一宝的釉里红、五光十色的五彩瓷等都是古陶瓷的珍贵艺术品[4]。陶艺教育使学生能真正接触祖国璀璨的文化,在感慨陶瓷艺人的巧夺天工之时,他们对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制作过程、陶工艺人等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积淀了他们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赏析的过
7、程中,他们得到了美的愉悦与熏陶。通过对陶瓷艺术美的体验,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及联想,从而使这种美的体验渗透到其它美德事物当中,于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审美素质。 (二)拓展思维活动,提升智力素质 陶艺教育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价值不可低估。我们知道,很多人小时候就有喜欢玩泥巴,橡皮泥的爱好。陶瓷艺术恰恰表现了人类对造型艺术近乎天性的追求。从成型的手段来看,手工拉坯、盘筑泥条、泥片成型等制作传达给手的触摸感,也给学生们内心带来快感。有科学研究显示人的大脑支配肢体,而肢体训练同时也对大脑产
8、生一定影响。同时陶艺所表现出的直观性,也正是由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并通过对其启示从而实现引发空间想象和内化,使具体形象逐渐被赋予抽象化语言[5]。这正是陶艺教育赋有内涵的地方。 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陶艺教育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挖掘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素质 在教基本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己培养制作兴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