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2403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实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实例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自己在地理课堂中尝试案例教学法所进行的操作步骤,包括广集材料、精选实例、呈现实例、评论实例和升华总坚固例;注重事项包括改善教材、学生乐学、化难为易和提高能力;取得的教学效果包括实例的客观性、教学性、典型性和时代性。突出新时代素质教育下师生互动关系的重要性。 [要害词]:案例教学法、步骤、实践意义、注重事项、教师、学生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地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地理教学的模式已从过去的“理解--记忆--应试”转变为现在的“获取--把握--应用”。因此,课堂一味地灌输地理知识,手把手
2、地传授地理技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而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地理学能真正成为沟通自然与人文的桥梁,是时代的呼唤。采用实例教学法能使地理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效,完成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实例教学法的涵义 实例教学法也叫案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实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地理实例教学法强调借助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材料来解释地理事物的现象或规律,说明抽象的观点。它能生动、贴切地反映地理事象的特性,帮助学生把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
3、力。 二、实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1.广泛收集材料。 这是实施实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和人文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内容极其广泛,充盈在社会的每一个空间,有的还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不管是在报纸、杂志,或是出色纷呈的电视节目中,都有许多适于地理教学的信息。平时,老师要注重收集与地理相关的信息,如把报纸、杂志或地理书籍上的一些信息材料进行剪辑或摘抄,注重收看一些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自然探索”、“科技苑”、“每日文化播报”、“旅游天下”等,并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录音或录像录制,然后进行分类归档、标明其出处、收集的时间及适用章节。俗话说:“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日常不断积累,实例教学法才能真正持续地进行。 2.精心选择实例。 这是使实例在教学中产生良好效果的要害。选择实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把握抽象的地理理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因此,选择的实例首先必须是典型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来确定实例,使所选择的实例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地理理论的作用。其次,选择的实例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实际爱好和接受能力来选择。一般来说,选择发生在当地或知名度较高的地方的实例较易为学生所接受,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兴致盎然,轻松愉快,教师的点拨也易明易懂,事半功倍。 3.合理呈现实例。 这对调节整个
5、课堂的气氛至关重要。呈现实例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呈现实例的方式有多种,如宣读实例、文字实例、描绘实例及音像实例等,一般来说活动的画面轻易引起学生的爱好。例如在分析“长江中下游常发生水灾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时,先播放信息录像“CCTV--新闻报道”:1998年长江洪灾时各江段的洪峰险情的部分片段,然后提出问题:①为什么长江中下游轻易发生水灾?②水灾常发生于什么季节?③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减少长江中下游两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水灾的威胁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地学习、思考、找原因、谋对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呈现实例要选择合理的时机。实例可放到讲授知识之前呈现,也可放
6、在讲授知识之后,这要根据教材难易来衡量;另外,还要考虑到初中生注重力易分散的特点,可选择在学生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呈现实例,调节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再次集中学生的注重力。 4.升华总坚固例。 这是提高学生把握知识深度必不可少的一步。老师肯定学生分析实例的成绩,对其中不足之处加以补充,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升华了学生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完整性,真正达到知识正迁移的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够成为他们社会实践的向导。 三、实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1.“实例”运用,改善教材。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地理位置、
7、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与此相比,地理教材内容有限,更新速度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把握课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实例不断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补充、更新,以便改善教材,构筑更合理的地理教材内容结构。 2.“实例”助教,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也是讨论的一员,学生的思维假如都活跃起来,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超越教师,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