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

高中数学必修(1)

ID:20841950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0-17

高中数学必修(1)_第1页
高中数学必修(1)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高中数学必修(1)》授课时间:36-40课时授课教师: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吴寅静授课对象: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高一(9)(10)班课程目标1.集合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语言,学会能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发展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2.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3.学会用集合与对应

2、的语言刻画函数,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4.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5.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能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并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课程内容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

3、念数学必修(1)的介绍与高中数学学法指导(共1课时)1.1集合(共3课时)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课时),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课时),集合的基本运算(1课时)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函数及其表示(共6课时)函数的概念(3课时),函数的表示法(2课时),专题:简单的复合函数与分段函数(1课时)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函数的性质(共6课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3课时),函数的奇偶性(2课时),复习(1课时)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1指数函数(共7课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课时),指数

4、函数及其性质(3课时),复习(1课时)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2对数函数(共5课时)对数与对数运算(2课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课时),复习(1课时)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2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2.3幂函数(1课时)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函数与方程(共3课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2课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课时)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求方程的近似解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共6课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4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课时)信息

5、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一部分必须通过课堂传授的形式进行教学。2.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学习方式:1.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各种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2.应用性知识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3.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则以自学,小组合作,结合实践活动进行学习。(三)课时安排具体参见课程内容,合计约36-40课时。其中课程内容中

6、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作为课后的自学和实践内容,不计算在课时内,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四)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后练习主要是任课老师课后练习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课堂积极参与情况;2.课后作业上交情况、作业质量的好坏以及平时练习情况;3.实习作业的情况,小组合作的参与情况;4.期中考

7、试的成绩情况;5.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第。(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1.学习评价指标1-3统一后按A、B、C、D四等作等第评定;学习评价指标4则按百分制评分。2.百分制评分结果在60分及以上且等第评价为C等级以上的,给予本模块的规定学分。百分制评分在60分以下或等第评价为D等的均为不合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3.对于模块认定不合格者,可向学校申请补考。经补考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补考仍不合格者,则可以免修但不免考。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