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7597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6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议论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议论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议论文的评价建议: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2、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评价。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
2、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论点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B、放在文章中间;C、放在文章结尾;D、标题直接提出;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 A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
3、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B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1、议论文语言风格——概括性、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2、品味词语含义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
4、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层进式结构: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1、全文结构的划分和对重点语段的层次划分。 2、分析过度句的作用,或者是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 论证的方式: 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一笑 王虎林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
5、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淫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
6、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了。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
7、,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8、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联系前后文,将第⑥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答案:1.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2.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3.第一个是从反面举例论证,第二个是从正面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