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7361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国内教学教法·愉快教学法(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内教学教法·愉快教学法(一)国内教学教法·愉快教学法(一) 近几年来,愉快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 1.愉快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愉快教育的兴起首先是针对由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厌学、负担过重、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具体的教育问题而提出的。但是,当我们倘佯于教育史的思想长廊中,不难发现乐学思想并非今人的首创,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时,社会的客观现实是愉快教学产生的土壤。当今时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
2、发展成为世界社会生活的主题,因此,教育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以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空间科学为重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引起了“知识爆炸”现象;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劳动性质变得更具有智力或科学的性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教育受到了新的挑战,开发智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提上日程。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众多的教学实验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要使教学成为学生自由创造并体验到认识成功的愉快的活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突出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论争导致了综合的要求,即寻求二者的合理结合,要求教育既注重武装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
3、性,使教育成为愉快的事情。 我国愉快教育的兴起,既是针对学生负担过重和严重厌学等具体的教育问题,同时又有更为深层次的根据,即中外乐学思想的优良传统和当代社会的客观要求。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愉快教育的实质。 2.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客观前提 教育是社会的产物,社会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升学为中心,以培养少数尖子人才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所以学校教学工作根本不能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教师教得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
4、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开始。从此,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步摆脱了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走上了普及化和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全国发展的轨道。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应试教育被素质教育所代替,教学改革将更加重视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愉快教育实施的客观前提和契机。 3.孩子们需要愉快教育,教育实践呼唤愉快教育 有这样一种议论:“现在的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享有的幸福快乐已经太多了。他们需要的是刻苦,而不是愉快。”这种意见,可能有某方面的道理,但也包含了对愉快教
5、育的某些疑虑和误解。 所谓孩子们已经享有了过多的幸福快乐,可能是指:孩子们比以前几代人都享有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获得更多的关心爱护,这是不言而喻的。在独生子女增多的情况下,将孩子奉为“小皇帝”、“小公主”的情况,在不少家庭中确实存在。因此,学校和家庭都需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防止对孩子娇生惯养,的确是值得重视的课题。如果缺乏科学的教育,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有可能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而不是积极因素。过分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的快乐,也可能转化为痛苦和烦恼,娇生惯养形成的坏习惯、怪脾气,可能给孩子造成终生的烦
6、恼和不幸。为了使老一辈经过艰苦奋斗为孩子们创造的幸福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转化为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关键是要有科学的教育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们很需要愉快教育,学校和家庭更需要实施科学的教育艺术——愉快教育。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我们的普通教育存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这造成了孩子们学习负担过重,影响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以致引起厌学情绪的增长,给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们都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愉快教育正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剂良药,是一种客观需要,不仅孩子们需要愉快教育,而且学校、教师、家长也都需要愉快教育。我们不需要牺牲孩子全面和
7、谐发展的升学率,我们需要的是保证全面和谐发展的成材率。升学固然快乐,暂时不能升学,成材之路仍是广阔的。 愉快教育与教育孩子刻苦勤奋学习并不矛盾。学习是要克服许多困难的,就是采用一些让孩子易于接受和消化吸收的方式方法,学习也不能不费任何力气。而克服困难更需要孩子们情绪饱满、精神振奋、乐观进取,这正是愉快教育才能达到的。勤奋刻苦学习只有转化为乐学和有效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让孩子厌学从而坠入无边的苦海,更不能让孩子们辍学或失去生活的乐趣与希望。[1][2][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