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68459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例谈文综高考史地综合题的类型及解答(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例谈文综高考史地综合题的类型及解答(二) 例6下列科学家中最早记录哈斯特地貌的是 A.宋应星B.徐霞客C.徐光启D.汤若望 解析: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探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的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的。尤其是在我国,古代先民保留了大量的对自然界探索与认识的记录,不仅为我们研究自然界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文综高考中进行史地结合的命题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如本题,题干以地理概念为切入点,把历史人物的活动有机地融纳进来。一方面考查了地理学科中有关喀斯特的概念内涵;另一方面又考查了古代历史人物的所属类别及主要活动,从而突出地
2、体现了对地理思维与历史思维有机结合的双重考查功效。通过分析几位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可知,只有徐霞客一人从事地理学的研究与探索,并且是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故正确的选项为B. 例7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 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兴修水利③毁林开荒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此题以历史上人类的社会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地理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体现了很好的“人地关系”和史地综合。要解答此题,学生必须熟知历史上特定时期人类对森
3、林资源的利用或破坏情况。我们知道,历史上人类对森林的改变,一是由于人地矛盾而进行的大规模开荒垦田,二是中国古代建筑历来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尤其是各王朝在修建宫室上,更是大批地伐林采木;气候变化虽对森林有所影响,但这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不会太大,至于兴修水利虽也破坏一定的森林,但也只在小范围内,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森林破坏。所在正确的选项应是B.另如,2004年天津文综卷中:“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也是此型的史地综合题。 例8下图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4、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解析:本题,一方面在题干文字中给出了时间信息,即汉代;另一方面在图画中又给出了内容信息,即“滇王之印”,而选项则要求学生判定其是汉代对何地的管辖物证。我们知道,古代帝王名称或封号大都是因地方名称来命名的,如刘邦的“汉王”就是因称王于“汉中”地区而得名的。这样通过一些历史名称的由来,分析图中印文“滇王”所隐含的历史地理信息,就不难得出正确的判定。因而,此题其实是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能掌握“滇”在历史上指的就是云南的昆明一带,那么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定,是“汉朝管理今昆明地
5、区的实物证据”,因而正确选项为C. 例9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解析: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很长的时期内无论古代的地理环境还是现代的地理环境,除局部的小变化外,其主体是长期没有太大变化的,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古代地理状况的时候,可用现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如本题,其题设问的是:“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这在历史教材中是没有丝毫讲述的,但我们如果用现代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挟大量的泥沙,进入中游后,
6、由于水势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且黄河所经地区,降水集中,多有瀑雨,易成泛滥。”古今黄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代的原因也应是古代的原因,所以这一原因也正是北宋后黄河该河段经济泛滥的原因。另如,2002年北京春招题中:“元、明两代都曾在北京建都,据图说明影响都城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在都市中发挥的功能。”同样可用此理去分析解决:无论古代建城还是当今建城,首先考虑的是水源问题,因为水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交通提供便利。当然对古代的农业社会来说,是不用提工业生产的。古今地理环境的迁移运用型试题,随着新课
7、标的实施,必然会较多地出现,这在学生综合学习和训练中是应加以关注的。 总之,在文科综合测试中史地结合题不断地推陈出新,这里只是对其做了一下归纳和总结。学生在学习时,可依据史地两学科的特点去进一步的挖掘与探究,定能更好地提高文科综合备考复习的效果。[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