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

ID:20716846

大小:797.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15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_第1页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_第2页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_第3页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_第4页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5中国古代文化科技2、代表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儒家)(一)先秦儒家1、背景:社会变革、转型时期;礼崩乐坏、动荡纷争(1)孔子(创立)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以重振礼乐文化文己任,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礼”、“仁”、“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2)孟子(发展)人性本善(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3)荀子(发展)性恶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熔“礼”、“法”于一炉)——发展(改造)(二)两汉经学1、背景汉武帝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

2、提供理论依据2、代表董仲舒3、思想汉代儒士兼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①哲学:提出“天人感应”之说②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天子受天监督③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④文化上: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影响:(2)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1)儒学经学化五经博士,太学,郡县学校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于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高峰(三)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背景(1)唐代中期以来,政治、经济、

3、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2)佛教与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2、代表程颢、程颐、朱熹(1)“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3、思想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提升至哲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4、影响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天理论”,关键:天理与人伦的沟通方法:“明天理,灭人欲”实践途径:“格物致知”(认识途径)、“正心诚意”(修身公式)(2)朱熹“二程”、朱熹的学说经历代统治

4、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世人习称“程朱理学”。1、辐射东亚(东亚文化圈)(1)概念(四)儒家文化的传播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2)范围朝鲜(新罗)、日本、越南(3)儒家对东亚国家的影响①逐渐成为入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②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A官学——越、朝、日的历代王朝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B私学——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

5、儒学。C尊孔——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D科举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③由于长期的吸收、融合,儒家思想成为越、朝、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2、远播西方(1)过程始于16世纪;耶稣会士来华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进入17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渐具

6、规模,译文日益完善;18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2)代表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利玛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作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重点)(3)影响18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深受启发,大加赞赏,孔子与儒学由此成为启蒙运动中的一面思想旗帜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要观点:对现实政治持否定态度,“

7、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朴素辩证法思想影响:对中国后世哲学三、法家1、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商鞅2、主要观点: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3、影响(1)积极: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以法家为指导思想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提供了基础。三、法家(2)消极:在秦朝建立后,成为统治思想,其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3)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儒表法里的形式存在,对中国历

8、史继续产生影响。四、中国史学发展(一)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例:《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1、以时间为中心——历史编年体:2、以事件为中心——纪事本末体(西方称“历史叙述体”)(《历史》: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通鉴纪事本末》: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3、以人物为中心——纪传体(西方称“历史传记体”)《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