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01959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试题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C]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八]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3.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A]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4.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C]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D]八.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丁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B]A.对立型B.民主性C.放任型D.权威型7/卜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八]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会话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8.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D]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D.落实课程粘准的媒介9.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C]八.合作学
3、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宂学习、实践研宂和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宂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8.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B]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9.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D]A.传授知识的过程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过程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10.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八]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11.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山
4、了明确说明的是[C]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14、“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15、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D]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约清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二、填空题。16、、
5、(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17、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和不为侵权行为造成的。18、(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19、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惜感态度与价值观。2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加强学科综合)、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1、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22、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
6、学习兴趣与经验;终身学习必备),精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3、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24、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科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2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26、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成(专业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2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1分)(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1分)(3)?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1分)(4
7、)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1分(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1分)2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8.(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1分)(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1分)(3)面向企体,因材施教;(1分)(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1分)(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1分)2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1分)。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学习中掌握方法(2分)。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8、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2分)。3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