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

ID:20327528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_第1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_第2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_第3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_第4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题B一、(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摴(chū)蒱        溷(hùn)藩        若偻(lóu)        缇(tí)骑B、扃牖(yǒu)        鬻梅者(yù)        奴颜婢(bì)膝    湮(yān)没C、投缳(huán)      修葺(róng)        .摴(chū)蒱        斫直(zhuó)D、逡(jūn)巡        异爨(cuàn)        石罅(xià)        栏楯(shǔn)2、对下列加点

2、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僻(偏僻)不当道者      妪(婢女)每谓余曰    斫其正(砍)                    忠义暴(显露)于朝廷B、发(抒发)其志士之悲哉    雨泽下注(流入)      甘受诟厉(辱骂)            余既为此志(志向)C、以欹(畸形)为美    殆(大概)有神护者      夭其稚枝(斜长的树枝)          按(查究)诛五人D、迨(等到)诸文异爨    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    客逾(越过)庖而宴          遏其生气(阻碍)3、选出与“故莫能知”中的“故”的意义不相同一

3、项是A、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B、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C、故谴将守关者                          D、轩东故尝为厨    4、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须臾成五采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C、至莫夜月明    D、殆有神护者5、对《五人墓碑记》的评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义”是五义士精神的核心,全文不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B、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鞭挞奸阉党的罪恶,弘扬中华民族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C、五义士反抗阉党的斗争,反映了正义斗争的

4、巨大力量,表现了奸淫阉党的虚弱本质。D、本文在阐述生死价值问题的同时,批判了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是公安派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项脊轩是作者书斋的名字,文中作者借书斋这一地点,先后叙写了与之有关的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位女性的事,抒发了人世变迁及思念亲人之情。B、张溥是明末文学家,他的《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墓志铭,记载了明末反对阉党的斗争中英勇就义的五位烈士,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顺昌。C、自古文人墨客以东岳泰山为吟咏题材的诗文数不胜数,但他们大多是对苍松绿树掩映下的

5、泰山秀丽风光的描绘、歌颂,而姚鼐的《登泰山记》描绘则是冰雪覆盖下的泰山,别具一格。D、龚自珍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以敏锐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病梅馆记》就是其中一篇,作者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热爱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4分)(一)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

6、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    迨:大概                B.妪每谓余曰  每:经常C.先*抚之甚厚  抚:抚养           

7、       D.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8、能够表现祖母关怀孙子的一组句子是()①某所,尔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③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④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而朝,他日汝当用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9、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一变再变,院中有许多墙壁了。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C.作者和老妪对祖母的感情深厚,回

8、忆祖母的话,都落下了眼泪。D.祖母希望作者将来有一天能考上官,并把祖上留下的象笏交给了他。(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