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99740
大小: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围产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围产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徐泓1易菁2徐冰洁1(1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000)(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511400)【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妇女口腔健教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28例,以是否参与口腔保健课程或书面宣教分3组,比较3组产妇U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结果:参与课程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书面宣教组优于未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的健教模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U腔保健知信行水平,促进产妇U腔健康。【关键词】健康教
2、育模式;产妇;口腔保健;口腔卫生;口腔保健知信行【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320-02我国尚未将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围产保健的常规项目开展,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处于低水平[1],导致产妇存在多种口腔问题。目前,对于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U腔健康的研宄甚少。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I组:孕期参与口腔保健课程的产妇176例;II组:未参与课程,产后进行书面宣教的产妇176例;111组:围产期未参与任何形式宣教的产妇176例。1.2方法1.2.1健教方法(1)
3、I组:课程由高年资医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借助牙模、牙刷、牙线等实物示范讲解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课后进行评佔及针对性教育,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II组:产后发放口腔卫生指导资料,山院前进行评估及指正者。(3)III组:围产期未参与任何形式的UI腔保健宣教。1.2.2评价方法分别在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预约研究对象来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査同吋问卷调査,评价健教效果。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3个部分,按照得分情况分为好、较好、一般、差(A、B、C、D)四个等级。固定一名UI腔科医师对其进行UI腔健康检查并记录其菌斑指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牙周病流行性调
4、査标准[2】进行记分,表明受试者口腔卫生健康情况如何[3】。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经秩和检验,分析三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经t检验,分析三组产妇U腔健康情况,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1.结果三组产妇U腔保健知信行水平比较见表1,UI腔健康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三组产妇口腔健康情况比较*注:吋点1为产后42天;时点2为3个月;时点3为6个月由表1可见,三组妇女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比较,I组高于II组;II组高于III组;I组高于I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见,三组口腔健康情况比
5、较,I组优于II组;II组优于III组;I组优于I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2.讨论3.1围产期妇女口腔健康教育对产妇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健康教育是通过让人们感知自己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感知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感知采取预防性措施产生的益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口腔保健相关知识,转变U腔保健态度,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3.2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UI腔健康知信行水平及UI腔健康情况奋着不同的改善黄彦红[1】等研究认为,制作口腔保健宣传片在电视台反复播放,能提高围产期妇女U腔保健知识知晓率,
6、但针对性不强,影响接受度。韩靖等研究对围产期妇女进行U腔护理宣教,能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但难以普及。综上所述,我国围产期妇女口腔保健知信行处于低水平,亟待探索适合的健教模式来改善这种状况。健教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本组资料显示,将口腔保健知识结合进入孕妇学校,经由高年资高年资口腔医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并借助牙模、牙刷、牙线等实物示范讲解正确的u腔保健行为,课后进行评估及针对性教育,冋吋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教育模式优于书面及U头的U腔卫生指导资料教育模式,效果有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7、。【参考文献】[1】黄彦红,李静,栾虹等.沈阳市围产妇女U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62-3563.[2】雷月娟,何克新,黄孟燕等.454名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405-406.[3】杜民权,台保军,江汉等.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试验[」].U腔医学研究,2004(6):51-5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