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唐宋古文运动

16唐宋古文运动

ID:20269845

大小:146.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9

16唐宋古文运动_第1页
16唐宋古文运动_第2页
16唐宋古文运动_第3页
16唐宋古文运动_第4页
16唐宋古文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16唐宋古文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六讲 唐宋古文运动古文、骈文发展线索: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叙事传统)(文以载道的传统)汉代:历史散文政论文汉末:骈文兴起——南北朝大盛唐宋:是散文与骈文的斗争时期。唐宋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内容——明道、载道,服务于政教。形式——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唐代筚路蓝缕,宋代全面完成。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影响直至清末民初的桐城派。唐宋八大家明初《八先生文集》始有“八家”之称;后来唐顺之《文编》中亦选录八人之作;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抄》后,“八大家”之名广泛流传。第一节唐代古文

2、运动一、简介二、政治改革文体文风改革三、理论主张四、韩、柳成就五、晚唐古文衰落骈文复兴一、简介中唐时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文学运动。“古文”指与骈文相对的散文。韩愈、柳宗元等人(李翱、皇甫湜[shí])将文体改革与儒学复古结合起来,提出文以明道、言之有物、词必己出、文从字顺等系统的古文理论,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代。二、政治改革文体文风改革1.先声——西魏苏绰、隋李谔、初唐陈子昂。2.政治改革——中兴愿望、复兴儒学。3.韩、柳“文以明道”。三、理论主张1.早期理论:1)天宝至中唐前期——元结、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宗经明道。2)其古

3、文理论的利弊。2.韩、柳: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文以明道”。“道”指儒家思想,也兼指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2)充分强调“文”的作用。3)“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4)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韩愈“文气说”。“文气说”《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与言犹是也。“气”包括了“不平则鸣”(《送孟东野

4、序》)“四、韩、柳成就1.主要贡献:1)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2)使古文提高到真正的文学境地。2.韩愈:1)论说文,杂文,序文,传记,碑志,祭文。。论说文:《原道》、《论佛骨表》、《师说》。杂文:《进学解》《送穷文》。序文:《送孟东野序》。传记:《张中丞传后序》。祭文:《祭十二郎文》、《祭柳子厚文》。2)“猖狂恣肆”3)文坛领袖,理论,实践,提携同道。3.柳宗元:1)哲学论文,杂文,寓言,传记,山水游记。哲学论文、杂文:《封建论》、《天说》。寓言:《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山水游记:

5、永州八记(《小石潭记》)。2)语言“峻洁”,文字准确简洁,文风自然流畅。《蝜蝂传》得遇物,辄持取,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五、晚唐古文衰落骈文复兴1.小品文的兴盛:1)特点:篇幅短小、刺时、情感炽烈。2)代表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罗隐2.骈文复兴:“三十六体”第二节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从宋朝建立到哲宗朝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的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人: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等。进一步推进散文和文论的发展。八大家成为

6、文章正宗。对南宋以来的诗歌创作也发生了深刻影响。一、发展过程二、欧阳修三、苏轼四、唐宋古文运动比较五、影响一、发展过程1.初发(开国——真宗,970—1000)代表人:柳开、王禹偁(chēng)、穆修、石介主张:文——尊韩,诗——反映现实缺陷:重道轻文,成就不高。2.高潮(仁宗,1020—1050)代表人:范仲淹、苏舜钦(诗)、梅尧臣(诗)、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3.完成(英宗—哲宗,1050—1100)代表人: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二、文坛领袖欧阳修1.文学主张“道”不在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文道并重。兼容并蓄,穷而后工

7、。2.欧文题材: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笔记文特色: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平易自然,流畅婉转。代表作:《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3.其它功绩改革科场积弊,罢四六文。爱惜人材。4.欧阳修文坛领袖的地位相当高的政治地位。很强的号召力相当高的文学修养,杰出的创作成就。《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三、苏轼——继欧之后的文坛

8、领袖1.诗文主张:文道并重随物赋形、辞达、胸有成竹、传神写意、诗中有画2.苏文题材:政论文、叙事纪游文代表作:《潮州韩文公庙碑》、《喜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