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ID:20232092

大小:4.9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8-10-11

上传者:U-5097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1(一)行业背景1(二)人才需求2二、建设基础3(一)现有基础3(二)存在不足4三、建设目标5(一)总体目标5(二)具体目标5四、建设内容8(一)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8(二)实施“产教结合、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双证融通”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11(三)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17(四)建设“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转变培养方式20(五)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团队22(六)构建多方参与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24(七)发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艺术与设计专业群建设26五、保障措施26(一)组织保障27(二)质量保障27(三)制度保障27(四)资金保障27六、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28七、建设经费预算32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吴荣孙晓球(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工)项目组主要成员:刘贤锋陈功文康晨丁峰陈龙董卫民谢书玉张一俊崔千朋陈景普凌丽君卞证张永昌(常州简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锋(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沈建(常州优易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中华(常州淡墨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常州卡隆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赵胜波(苏州金螳螂设计一分院高级设计师)石海啸(镇江智拓智能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一)行业背景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国家对工业设计产业高度重视。2010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呈送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在2010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把工业设计作为将来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之一。2010年7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工业设计的高度重视。江苏省也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江苏省经信委等9部门已 出台《关于促进全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省目前已经设立了江苏工业设计园、苏州工业设计创业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和武进工业设计园等工业设计创新与孵化基地,以工业设计为主导,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推动力。常州市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2010年5月,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常州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明确把工业设计作为重点发展领域。2011年2月16日,常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2011年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节能服务和商务服务业”。常州是现代制造业基地,机械、电子等产业发展迅猛。常州经济的产业优势目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而推动常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形态由“常州制造”向“常州创造”跃升,是加速常州工业经济向高端发展的迫切要求。常州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设立了常州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设计服务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工艺品业、会展服务业等行业。工业设计作为设计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以常州重点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为重点,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面向产品开发和创新、为制造业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共性设计技术,贯穿产品从概念、生产到销售、维护的全过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和成败。因此,工业设计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常州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总体上看,目前工业设计对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不够。如何依靠工业设计,实现工业产品的再设计、再创造,并附加一定的文化内涵,塑造有特色的制造业产品和品牌,已成为常州及周边城市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之一。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发展可以为制造业升级转型和创意设计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源泉。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发展正适逢其时,有着长远、巨大的发展空间。(二)人才需求江苏省经信委等9部门出台的 《关于促进全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江苏工业设计发展的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认定300家品牌优势突出、组织体系完善、设计效益显著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培育100家业务规模大、设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建成30家辐射力强、服务体系完善、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设计示范园区。根据省经信委的调查,江苏省产品造型设计人才缺口在3万人以上。常州市目前已在武进区成立了武进工业设计园,作为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集聚平台。园区明确提出到2013年,建成工业设计产业载体3万平方米,培育引进工业设计企业及产学研机构100家以上,培养引进工业设计人才3000人以上。由于产品造型设计涉及创意、技术、材料工艺等多方面,需要有具体的行业领域应用背景和深厚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办学经验积累。目前开设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少,但设计教育的水平和设计教师的素质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主动适应常州及周边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应用需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产品造型设计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尤为迫切。二、建设基础(一)现有基础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2010年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被确定为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1.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本专业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宗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依托学院优势专业,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依据工业设计师职业标准,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整体流程,构建了从“概念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实施项目化教学。本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和设计竞赛课题,设计方案有些已被公司和客户采用,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大赛、江苏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本专业现已初步建成一支教学理论基础扎实、项目实践经验丰富,常年活跃在产品造型设计一线、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6名,中级职称教师10名,初级职称教师4名,多数专任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6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另外,还聘请10名企业专家和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3.实习实训条件初具规模本专业建有产品模型制作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产品摄影工作室等实训室,建有“教、学、做”一体化的学生工作室,可基本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需要,并有一批可供本专业基础技能实训的共享型实训室,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初步形成校内艺术设计理论与技能教学、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训体系。4.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利用武进工业设计园资源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互惠互利的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653工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继续教育项目、Adobe职业资格认证、Autodesk职业资格认证、Rhino职业资格认证等技能认证培训项目4项,对口支援溧阳职教中心、武进电大等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1630人次、科技服务12项。5.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03%,“双证书”获得比例100%;据麦可思公司对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调研报告,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事业心和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二)存在不足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江苏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流程的从“概念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校企双方在“厂中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合作还有待深化。(3)校内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还不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专项实验实训设备有待投入,现有设备的实训功能有待开发;(4)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兼职教师队伍有待优化,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面向常州及周边地区的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构建“产教结合、项目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3”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引入工业设计师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开发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流程的“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对接、项目合作,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与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在武进工业设计园成立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建设集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培养掌握产品创意设计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产品设计表现能力、通晓产品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产品造型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设期末,本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在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引领作用。(二)具体目标1.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合作的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对接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相关机构,成立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建设校内“创意设计实训中心”,以此为依托,建成“校中厂”1个,投资成立产品造型设计公司,并以此公司为依托,建成“厂中校”1个,探索“双主体” 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共育、人员互聘、多元投入、实训基地共建、技术服务协作的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2.实施“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双证融通”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依托学院面向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集群优势,结合产品造型设计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产品设计创意、产品设计表现和产品结构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探索“产教结合、项目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工业设计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开发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流程的“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成专业核心课程5门,校企共同编写教材3部。建设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期内,完成专业信息资源库和5门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下,依托江苏艺术设计职教集团,探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于“双证融通”的“2+3”(指中职2年,高职3年)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三自主”考试招生办法,即“自主设定招生标准,自主组织招生考试、自主进行招生录取;构建基于“专科+高级工”双证融通的“2+3”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建立基于双证融通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3.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依托地方政府、学院和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的支持,继续扩大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新建一个“厂中校”(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和一个“校中厂”(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五星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四星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充分满足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4.建设“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转变培养方式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将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和工艺直接融入教学过程,将企业兼职教师、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及培训人员组成网络教学团队,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在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内部署移动教学终端,在校内建成数据存储与控制中心,开展虚拟现场教学,同步记录真实教学案例,积累教学资源,并逐步在其他“厂中校”内建设互动教学平台,开展实时远程教学和技术服务。5.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正在进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结合学院实施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融合学院面向装备制造业产业群的教学团队优势,根据“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艺融合、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聘请和培养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企业1名);培养具备核心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5名;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2个,通过培养使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5%以上;建立兼职师资储备基地4个,形成规模达20人的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的比例达50%。依托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投资成立的产品造型设计公司,发挥专业优势,建立科研团队1个,。依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常州Adobe数字艺术中心和Autodesk设计创意教学中心,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为社会提供终生学习服务。建设期内,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个,技术服务项目15个以上、收入达30万元,社会培训达500人次。6.构建多方参与的动态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贯彻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控制,实施“五结合”教学评价。校企合作构建成果性评价(课程考试、技能证书、参赛奖项、设计项目考核)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索适合课程的考核方法。 引入麦可思第三方评价,对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进行定量研究,全面、客观地了解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7.发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艺术与设计专业群建设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为核心,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艺术与设计专业群的建设,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群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培养3名骨干教师,完成3门项目课程和2部教材建设。四、建设内容(一)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对接1.构建理事会组织架构学院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代表成员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图1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2.明确相关机构职责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制订章程及有关制度,明确理事会职责、理事成员单位的推荐和选举办法、各方权利义务等事项。理事会具备三大职责:第一,参与议事。 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发展目标、重大改革项目、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提出建议,学校对理事会提出的议案应及时通报反馈;第二,协调各方关系,保障各方利益。负责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合作办学;第三,实施监督。负责对学校办学行为实施监督,参与学院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教学过程的评价。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全面协调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相关工作。区域合作委员会。在学院学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依托各地高新园区,成立区域合作委员会。主要包括常州、武进、无锡、苏州、昆山、南通、南京、扬州等8个区域合作委员会。负责选举产生区域内的理事单位、制订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规划、统筹四方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工作站。专门委员会。根据校企合作载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成立政策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招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社会服务、经费保障等8个专门委员会。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教学骨干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在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指导下,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等建设。3.成立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对接学院理事会相关机构,成立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其他院校本专业专家组成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顶岗实习与就业”、“质量保障监控”六个工作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组”主要负责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组”主要负责教学团队的建设、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的聘任等工作。“实训条件建设组”主要负责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建设。“社会服务组”主要负责科研团队建设、科技项目服务、开发社会培训项目等工作。 “顶岗实习与就业组”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落实与检查、就业推荐等工作。“质量保障监控组”主要负责毕业生跟踪调研、企业回访、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工作。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会议,分析产品造型产业发展与高职产品造型设计应用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分析讨论课程标准及教学组织形式,并评估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岗位安排等环节,通过毕业生调查、教学质量监控等方式,综合评价专业办学水平。4.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建设(1)人才共育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探索人才共育运行机制,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制定《“霍克”订单班管理办法》等文件,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工程系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校企双方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研讨会,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共享、教学评价、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校企共育人才的长效机制。(2)人员互聘机制建设按照“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的要求,加强双师结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4个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和2个兼职教师储备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双师培养、人才互聘实施细则》等制度,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开展教学开发与实施、“四技服务”。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3)实训基地共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积极性,共建实训基地,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创意设计实训中心”,与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条件。(4)技术服务协作机制建设依托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立足创意设计实训中心 和投资成立的产品造型设计公司,形成“开放、共享”区域性产品造型设计服务平台。校企共同制订《信息工程系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工程系技术服务团队管理细则》等技术服务制度,鼓励教师联合企业进行课题及知识产权申报,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制订实施《信息工程系社会培训管理细则》,深入企业开展企业人员培训,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提升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运行机制建设经费预算表如表1所示。表1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运行机制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1.校企合作机构建设与运行33//222214吴荣孙晓球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11////114吴荣孙晓球总计(万元)44//223318(二)实施“产教结合、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双证融通”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1.“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托学院面向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集群优势,结合产品造型设计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从事产品设计创意、产品设计表现和产品结构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以下工作:①产品设计创意:掌握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技能,能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产品设计定位,具备方案构思、草图和计算机辅助二维设计表现能力;②产品设计表现:掌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建模与渲染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表现能力和产品模型制作能力;③产品设计实现:掌握产品结构、材料与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具备产品结构设计和应用工程软件的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以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和设计竞赛课题,实现“产教结合”,根据工业设计师岗位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实现“项目驱动”。采用“工作室+项目”的教学模式,学生从第二学期进入设计工作室,通过第一至第三学期的职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再到第四、五学期进入真题真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升项目技能,完成由学生到设计师的角色转换,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实现“零对接”。在教学过程中,由低年级的专项项目向高年级的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型的分项训练向项目综合技能的提升训练过渡,实现教学与真实设计项目的有机衔接与融通,让受教育者完成从学生到工业设计师角色的转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如下图2所示:图2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2.基于“双证融通”的“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探索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下,依托江苏艺术设计职教集团,探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基于双证融通的“2+3” (指中职2年,高职3年)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明确“专科+高级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以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为基准,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制定“专科+高级工”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三自主”考试招生的实施办法,即“自主设定招生标准,自主组织招生考试、自主进行招生录取;制定“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有关中职校进行合作,联合培养中高职衔接人才。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达到初、中级水平,高职阶段进行中、高级培训。根据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同时,每学期与中职校联合举办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两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另外,通过班级信息员、班会,定期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个人感受,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任课教师展开专题教研活动,交流经验。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鼓励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针对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应试惯性较强的特点,设置形式较多的测验环节,利用测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3.“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对制造业企业设计部门和专业设计公司的调研,提炼出基于完整企业产品设计的工作流程,确定对应的工作岗位,分析相应的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企业产品设计流程和对应岗位如图3所示。 对应的工作岗位产品设计流程设计实现项目确立草图&2D效果图3d数据模型实体模型产品策划师创意设计师CAID设计师模型制作师结构工程师图3产品设计流程及对应岗位(1)建构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和设计实现为核心技能的基于企业完整产品设计流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对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制造企业设计部门和专业设计公司的调研,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创意设计师、CAID设计师、模型制作师和结构工程师,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各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表2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设置表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产品创意设计师项目分析能对产品类别进行分析1.产品设计表现技法2.产品形态设计3.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4.产品开发设计能对项目所需资料进行整合产品市场营销信息的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进行SWOT分析能针对公司文化分析能运用Excel数据分析产品造型设计创意及草图能进行产品形态创新设计能进行工业产品色彩表现机型机能清晰描绘设计意图能快速进行产品设计草图绘制能运用简洁的手绘技法表现产品造型CAID设计师产品效果图设计制作能运用简洁的技法表现产品的材质与色彩1.机械制图2.产品设计表现激发3.计算机辅助二维造型设计4.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5.CAD/CAM能运用简洁的手绘技法表现产品环境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建模和渲染能运用相关软件(如Photoshop等)进行后期处理能使用相关软件(如Rhino、Alias等)进行建模 产品工程制图能熟练绘制产品三视图了解生产工艺模型制作师结合计算机模型呈现实体模型能使用产品模型输出设备1.产品形态设计2.产品模型制作能使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模型能运用硅胶模型和复模技术制作模型了解多种产品模型材质的能力模型表面处理能进行多种表面肌理的制作能进行一种模型表面图文处理能根据模型特点配置色彩能够对模型表面进行涂装处理结构设计师产品结构设计掌握产品材料的选择1.机械制图2.产品工学设计3.CAD/CAM能根据产品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能使用UGPro-E等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根据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将课程体系构架确立为三个核心能力和三个核心技能模块。三个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意能力、产品设计表达能力、产品设计实现能力。三个技能模块:设计创意模块、设计表达模块、设计实现模块。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技艺融合、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基本能力培养技能模块设计创意模块设计表达模块设计实现模块创新技能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二维辅助造型设计素描、色彩、产品设计基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机械制图设计实现能力产品工学设计CAD/CAM产品设计能力形态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表达能力计算机三维辅助造型设计、模型制作图4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架(2)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全体发动、分层建设、工学融合、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与企业合作,重点建设《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工学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5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3)校企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建设期内,利用“教学企业”实践积累的真实案例和教学经验,并结合工业设计师资格认证的考核要求,校企共同编写“项目驱动”的《计算机辅助 三维造型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工学设计》特色教材3部。4.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期内,针对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完成专业信息子资源库、课程教学子资源库的建设任务。专业信息子资源库: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专业信息子资源库,包括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管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信息及工作记录、专业建设成果等。课程教学子资源库: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与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工学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课程录像、试题库、案例库、项目化教材、网上自测、辅导答疑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计划见表3。表3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序号建设内容建设内容2012年度2013年度1专业信息子资源库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管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信息及工作记录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相关成果、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等2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指导、在线测试、技能考试、项目化教材、拓展学习内容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指导、在线测试、技能考试、项目化教材、拓展学习内容产品模型制作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指导、在线测试、技能考试、项目化教材、拓展学习内容产品工学设计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指导、在线测试、技能考试、项目化教材、拓展学习内容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指导、在线测试、技能考试、项目化教材、拓展学习内容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经费预算表如表4所示。表4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44//552222吴荣张永昌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探索11////226丁峰孙晓球3.课程体系建设1010////5328康晨张永昌4.教学资源库建设99////2222康晨张永昌总计(万元)2424//5511978(三)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期内,新建一个“厂中校”(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和一个“校中厂”(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五星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四星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形成校内外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并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总体框架如下图5所示。图5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总体框架示意图 1.“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针对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相关技术应用及职业岗位要求,整合已有实训室的功能,新建“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包括产品研发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结构设计工作室、产品测试工作室。“创意设计实训中心”架构及功能如图6所示。图6“创意设计实训中心”架构及功能示意图创意设计实训中心设备购置清单如表5所示。表5创意设计实训中心设备购置清单名称设备名称数量创意设计实训中心V-FlashDesktopModeler1PROJETTMSD30003-DPRODUCTIONSYSTEM快速成型系统1FreeFormModelingPluswithPHANTOMDesktop触觉式设计系统1投影仪1工作站电脑3工作站电脑30总计 2.创办产品造型设计公司,探索“厂中校”建设与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合作,由学院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在武进工业设计园成立产品造型设计公司——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努力成为常州及周边地区提供高素质的产品造型设计公共服务和研究平台。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以卓奇公司为依托,建立“厂中校”,教师和学生主要参与公司的产品造型设计实际项目,融入《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工学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课程的实训内容和顶岗实习的要求,培养学生设计创意、设计表现和设计实现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专业教师和公司设计师实行员工互聘,在产品造型设计项目实践和培训等方面合作,共建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和“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厂中校”实践教学安排如表6所示。表6“厂中校”实践教学安排表技能培养目标教学实施地点教学载体教学形式学习安排职业综合技能“厂中校”企业实际项目顶岗实习第6学期职业核心技能“厂中校”企业实际项目教学做一体化第4、5学期职业基本技能教学做一体化第1-3学期职业认知“厂中校”企业环境、工作流程参观、讲座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学院出台的《星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标准》,在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其打造成集专业教学、实训实战、项目合作于一体的“五星级”校企合作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可一次容纳20名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继续深化与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在技术运用、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互利共赢,将其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四星级”校企合作基地。利用灵通公司提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学习国际国内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设计大赛,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见表7。 表7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表序号合作企业主要功能完成时间1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承担《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模型制作》等课程教学;承担《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承担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社会培训、项目开发、教师挂职锻炼、课程教材开发等任务2012年2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承担《产品工学设计》等课程教学;承担《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承担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社会培训、项目开发、教师挂职锻炼、课程教材开发等任务2013年4.实训软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主动对接优秀企业文化,充分吸纳企业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把学院的办学理念、实验实训相关制度引入“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合作基地,使校内外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有创新、有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表见表8。表8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1.“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4040//15151010130康晨孙晓球2.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55//7781042丁峰赵锋3.校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22//1010//24张一俊赵峰4.实训软环境建设33//////6董卫民张永昌总计(万元)5050//32321820202(四)建设“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转变培养方式1.平台功能支持学校 教学现场与企业作业现场的实时场景双向传输,将企业真实的作业环境和作业工艺直接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借助视频特写和放大、慢放等效果,可以重点展示作业环节的局部细节和重要过程。实现企业兼职教师、校内专业教师、学生开展多方双向对话交流,为企业兼职教师远程授课,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能实时开展故障诊断、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提供远程服务。支持同步录制多媒体教学资源,积累真实教学案例。支持面向合作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在岗进修,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2.系统设计结构校企互动教学平台由控制与录制、主播教学、互动教学三个单元组成,硬件借助学院在建项目完成。3.教学实施(1)网络教学手段。通过“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教学平台,实现要合作企业建立网络链接。通过网络视频语音设备使学生与企业的兼职教师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并通过网络与兼职教师实现互动;学校能为企业开展远程员工培训和故障诊断,克服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空间阻隔,便于实现兼职教师教学、企业员工培训和动态技术指导。(2)影视教学手段。通过平台技术在合作企业现场拍摄教学视频积累教学资源,进而丰富教学手段。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声结合,生动直观,能把静止不动的单一事物或过程转化为活生生的连续过程。例如,在“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一些影视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尽管教学讲的怎样绘声绘色,但学生还是茫然。但是应用了影视进行教学,可将上述学生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形象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广阔的视野,这样既增强感知,又促进认识的飞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经费预算表见表9。 表9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55////2214董卫民沈建总计(万元)55////2214(五)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团队根据学院校企教师培养方法的相关文件精神,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支撑,以“校中厂”、“厂中校”和专业设计工作室室为载体,以专兼结合、团结协作的设计团队为组织形式,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2个,通过培养使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5%以上;建立兼职师资储备基地3个,形成规模达20人的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的比例达50%。1.专业带头人培养采取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开发、课程开发能力培训,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企业挂职,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培养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聘任1名在产品造型设计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高级设计师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通过参与专业建设、参与课程标准制订、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等方式指导专业建设。2.双师素质教师与骨干教师培养坚持实行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制度,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2个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每年安排2名专业教师到基地挂职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双师素质。通过“百名教授进百企”、“假日工程师行动计划”、“社会服务能力认证计划”等活动,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担任产品设计顾问,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课题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5%以上,牵头建设2个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 按照学院课程群带头人(负责人)的标准,在专任教师队伍中选拔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5名,通过参与专业建设、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企业锻炼、与校企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提高骨干教师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技术服务能力。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如下表10所示。表10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表姓名培养措施培养目标康晨1.到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2.参加师资培训;3.赴国内外进修;4.主持《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核心课程建设;5.参与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6.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1.取得培训证书;2.完成《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核心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1本。董卫民1.到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2.参加师资培训;3.赴国内外进修;4.主持《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核心课程建设;5.参与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6.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1.取得培训证书;2.完成《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核心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1本。张一俊1.到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2.参加师资培训;3.赴国内外进修;4.主持《产品模型制作》核心课程建设;5.参与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6.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1.取得培训证书;2.完成《产品模型制作》核心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1本。陈龙1.到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2.参加师资培训;3.赴国内外进修;4.主持《产品工学设计》核心课程建设;5.参与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6.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1.取得培训证书;2.完成《产品工学设计》核心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1本。丁峰1.到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2.参加师资培训;3.赴国内外进修;4.主持《产品开发设计》核心课程建设;5.参与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6.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1.取得培训证书;2.完成《产品开发设计》核心课程建设;3.主持或参与教材编写1本。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基地共建4个兼职教师储备基地, 根据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20人以上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应用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包对兼职教师开展专项教学业务培训,提升其教学业务能力。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产品开发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任务,到建设期末,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50%。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应用服务团队:依托常州科教城、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建立一支产品造型设计应用科研团队,以展览展示器材、医疗器械和电动交通工具等产品类别的开发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服务。开展应用技术服务:依托“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开展产品造型设计社会服务,使之成为常州及周边地区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训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开发培训项目:通过开发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Rhino认证证书等项目,为常州地区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相关毕业生、行业企业职工开展继续教育等项目。开展社会培训:根据学校相关制度与政策,继续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致力于产品造型设计推广应用和高职人才培养,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依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常州Adobe数字艺术中心和Autodesk设计创意教学中心,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为社会提供终生学习服务。建设期内,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个,技术服务项目15个,到账经费30万元。完成产品造型设计相关培训服务500人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表见表11。表11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1.专业带头人培养33////118吴荣孙晓球 2.双师素质教师与骨干教师培养76//334427吴荣赵锋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2////116丁峰孙晓球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4//88//23陈龙徐建总计(万元)1515//11116664(六)构建多方参与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由质量保障工作组负责采集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日常学习、教学、工作、培训信息等,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建立电子档案。建立产品造型设计行业协会、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会关心教育人士以及麦可思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建成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实施网上随机在线反馈、定期网上调查,追踪与评价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及以上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根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规格和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评教数据库和教师教学业绩数据库,设专人管理,对教师教学业绩实行动态考核、数据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全员化、开放性和时效性。深化“四段递进、学训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共同监控教学过程,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完成“PDCA”循环。实施过程如图7所示。。图7教学评价实施流程图 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建设经费预算表见表12。表12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22//////4康晨孙晓球总计(万元)22//////4(七)发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艺术与设计专业群建设通过产品造型设计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以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为主体的艺术与设计专业群建设。1.课程建设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群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建设期末,建成《Adobe数字艺术软件》、《版式设计》、《包装设计》3门专业群平台课程,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完成三门课程的配套教材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期内,通过参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国内外高校进修、参加学术交流、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校企产学研项目等措施,培养3名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6名,整体提高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专业群建设经费预算表见表13。表13专业群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1.课程建设//////5510卞证张中华2.师资队伍建设//////5510陈景普张中华 总计(万元)//////101020五、保障措施以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围绕学院“就业导向,使每个学生成才;持续改进,让一切客户满意”办学质量方针,旨在全面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体系建设能力,采取以下措施有效保障重点专业建设工作。(一)组织保障为确保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重点专业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到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进度、保质保量。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重点建设专业工作小组,对专业建设方案的整体实施工作进行统一协调、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为全面指导和有效监控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月检查一次项目的建设进度,每学期检查一次项目的建设质量,每年度考核一次项目的建设绩效,对考核不合格者严格追究责任。(二)质量保障⑴采用目标管理方法,确保责任到人。通过细分建设目标,将各子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承担人责任相结合,动态监控,确保各子项目按时完成。⑵完善重点专业建设效益评价机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流程,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和规定,实现专业建设反馈控制。⑶发挥校内外督导、学生信息员的质量监督和信息反馈作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教学基地和实训质量控制系统,将院内外质量监控起来,实现院内外教学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体系。(三)制度保障加强项目建设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建设 ,制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认真执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标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杜绝建设过程中的腐败、渎职行为和浪费现象。(四)资金保障为确保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成功,学院规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单项列支重点专业的建设资金,优先安排,保障重点专业建设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在保证资金使用的自主性的同时,严格控制资金审批制度,保证需要建设资金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结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有力的政策导向。六、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建设内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校企合作运行机构建设预期目标:成立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出台机构运行相关文件;成立“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验收要点:⑴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成立文件、运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材料;⑵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运行过程材料,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⑶“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方案、运行管理办法等材料。预期目标: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发展;“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运作良好。验收要点:⑴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运行过程材料,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成员名单;⑵“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和“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运行过程材料。2.校企共育人才运行制度建设预期目标:制订校企共育人才运行制度。验收要点:制订《信息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领导组工作条例》、《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例会制度》、《订单管理办法》、《“校中厂”、“厂中校”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信息工程系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预期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校企共育人才运行制度。验收要点:⑴校企合作教学运行材料;⑵“厂中校”、“校中厂”运行记录。3.师资队伍运行制度建设预期目标:制订《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双师培养、人才互聘实施细则》。验收要点:《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双师培养、人才互聘实施细则》等制度文本。预期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运行制度。验收要点:⑴校企合作教学运行材料;⑵接受教师锻炼,教师参与企业活动记录,企业人员参与教学情况记录等证明材料。4.社会服务的运行制度建设预期目标:制订《信息工程系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工程系科技服务团队管理细则》、《信息工程系社会培训管理细则》。验收要点:《信息工程系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文本。预期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的运行制度。验收要点:⑴校企合作教学运行材料;⑵校企合作企业职工培训、技术服务年度证明材料。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预期目标:初步构建“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不少于15人。验收要点:⑴专业调研报告;⑵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报告;⑶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⑷订单培养协议。预期目标:总结、优化并形成“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产品造型设计应用专门人才;订单培养累计人数不少于30人。验收要点:⑴专业调研报告;⑵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报告;⑶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⑷订单培养协议;⑸总结“产教结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探索预期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验收要点:⑴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论证过程材料;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预期目标: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验收要点:⑴保证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3.课程体系建设预期目标:构建“技艺融合、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编写和完善课程标准;启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验收要点:⑴课程体系的开发、论证过程材料;⑵基于“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⑶课程标准。预期目标:滚动完善“技艺融合、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建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出版3本教材。验收要点:⑴课程体系完善的论证过程材料;⑵基于“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⑶课程标准及实施分析材料;⑷专业核心课程验收材料;⑸公开出版的教材3本。4.教学资源库建设预期目标:搭建教学资源库框架,实现互动教学。验收要点:(1)专业信息子资源库: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委员会信息及工作记录、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2)课程子资源库:《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工学设计》、《产品开发设计》5门课程介绍、师资队伍、课程标准;(3)校企教学互动记录。预期目标:充实教学资源库,实现互动教学。验收要点:(1)专业信息子资源库: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核心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成果、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委员会信息及工作记录、行业需求与就业信息、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2)课程子资源库:《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工学设计》、《产品开发设计》5门课程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教材、拓展学习资源;(3)校企互动教学记录。实训基地建设1.“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预期目标:完成创意设计实训中心方案的规划论证及建设工作,开展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验收要点:⑴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方案;⑵设备购置到位,出具设备采购清单,设备验收报告;⑶进行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的证明材料。预期目标:创意设计实训中心用于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验收要点:⑴创意设计实训中心进行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的证明材料。 2.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预期目标:完成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规划论证及建设工作。验收要点:⑴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方案;⑵设备购置到位,出具设备采购清单,设备验收报告。预期目标: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厂中校”,进行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验收要点:⑴创意设计实训中心进行社会服务、培训及教学的证明材料;⑵“厂中校”运行材料。3.校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预期目标:与常州霍克展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和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基地。验收要点:⑴建设方案及论证材料;⑵合作协议书。预期目标:拓展和完善校企合作基地功能,具之备学生实训、顶岗实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储备、科技服务协作等功能。验收要点:⑴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进行教学、培训证明材料;⑵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材料;⑶兼职教师评聘材料;⑷科技服务协作证明材料。4.实训软环境建设预期目标:制订实验、实训基地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营造企业文化、职业化学习、实践、工作环境。验收要点:⑴实训基地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⑵实训基地职业化环境布置。预期目标:完善实验、实训各项技能训练管理。验收要点:⑴实验、实训各项技能训练规范与管理流程;⑵实训基地职业化环境布置。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预期目标:完成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方案和设备购置方案。验收要点:⑴系统需求分析报告。⑵项目设计方案和论证报告。预期目标:⑴完善系统配置,提高系统性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传送和录制。⑵实现系统教室与车间双向、多方的交流讨论。⑶推广系统在专业群的应用范围,开展远程直播教学项目。验收要点:⑴系统实际运行测试。⑵系统运行的记录、资料。⑶系统录制的多媒体影音文件。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预期目标:聘请2位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发展与改革方向。验收要点:⑴专业带头人聘请计划和聘书;⑵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⑶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建设的过程材料;⑷各类考察、培训证明材料;⑸资助申报1项产学研或教研课题的证明材料;⑹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材料。预期目标:继续聘请和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带动团队发展,提高专业发展水平。验收要点:⑴专业带头人产学研课题研究成果或取得院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的证明材料;⑵专业带头人产品造型设计应用相关培训的证明材料;⑶专业带头人职业教育理念学习的证明材料;⑷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材料。 2.双师素质教师与骨干教师培养预期目标:培养5名骨干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在专业教学与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验收要点:⑴双师素质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⑵骨干教师培训、进修、考察等证明材料;⑶骨干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的证明材料;⑷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开发过程材料;⑸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材料。预期目标:继续培养5名骨干教师,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起骨干带头作用。“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验收要点:⑴骨干教师培训、进修、考察等证明材料;⑵资助骨干教师申报产学研或教研项目证明材料;⑶5名骨干教师培养验收材料。⑷“双师”素质教师证明材料,“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建立10名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达到35%。验收要点:⑴兼职教师聘用文件、兼职教师人员信息一览表;⑵本专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的各类证书及相关证明;⑶兼职教师教学业务培训、资格认定材料;⑷兼职教师任课记录;⑸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开发的相关资料。预期目标:兼职教师库达20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达到50%。验收要点:⑴兼职教师聘用文件、兼职教师人员信息一览表;⑵本专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的各类证书及相关证明;⑶兼职教师教学业务培训、资格认定材料;⑷兼职教师任课记录;⑸兼职教师评优证明材料;⑹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开发的相关资料。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预期目标:初步组建产品造型设计应用服务团队,在创意设计实训中心等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科技服务项目,增强服务能力,完成5个科研服务项目,科研到账10万。面向社会开展产品造型设计培训服务,完成200人次培训任务。验收要点:⑴科研团队的组建材料;⑵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相关材料;⑶科技服务项目相关材料;⑷科研到账经费的财务凭证;⑸技术培训和培训中、高级工及技师相关证书和台账。预期目标:继续对外技术服务项目,完善对外技术服务相关制度,完成1个市级及以上课题,10个科技服务项目,科研到账20万。形成面向社会的产品造型设计职业技能中、高、技师水平的系列培训能力,技术培训,完成300人次培训任务。验收要点:⑴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相关材料;⑵科技服务项目相关材料;⑶科研到账经费的财务凭证;⑶技术培训和培训中、高级工及技师相关证书和台账。 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预期目标: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教学质量保障小组,建立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基于CSR(客户满意度)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5年内毕业生就业率、起薪值进行统计分析。验收要点:(1)5年内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报告;(2)5年内毕业生起薪值分析报告;(3)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基于CSR(客户满意度)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方案;(4)学生获证情况统计;(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记录。预期目标: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对5年内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个人业绩水平、创业额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教学实践过程的监控点;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机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形成监控信息处理和纠偏系统,实现教学的全程管理。验收要点:(1)5年内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个人业绩水平、个人创业额统计分析报告;(2)学生获证情况统计;(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记录。(4)监控点分布图;(5)监控信息处理报告;(6)教学的全程管理记录;专业群建设1.课程建设预期目标:完成艺术与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启动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验收要点:⑴专业群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⑵专业群各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⑶《Adobe艺术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包装设计》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预期目标:总结、优化艺术与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验收要点:⑴专业群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⑵专业群各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⑶《Adobe艺术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包装设计》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验收文件;⑷《Adobe艺术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包装设计》3本教材。2.师资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培养提升3名骨干教师能力,双师素质教师6名。验收要点:⑴骨干教师:①资助申报2项产学研课题或专利的证明材料;②资助外出学习培训或做访问工程师的证明材料;③安排主持课程建设的证明材料;⑵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资助进企业实践、参加技能培训,或者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培训、考察的证明材料。预期目标:继续培养3名骨干教师能力,双师素质教师6名。验收要点:⑴骨干教师:①资助外出学习培训或做访问工程师的证明材料;②3名骨干教师通过验收证明材料;⑵双师素质教师培养:①资助进企业实践、参加技能培训,或者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培训、考察的证明材料;②6名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证明材料。七、建设经费预算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负责人申请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来源:  )(万元)行业企业(来源: 霍克等 )(万元)其他(来源: 自筹 )(万元)合计(万元)学校企业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44//223318吴荣孙晓球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44//552222吴荣张永昌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制探索11////226丁峰孙晓球3.课程体系建设1010////5328康晨张永昌4.教学资源库建设99////2222康晨张永昌实训基地建设1.“创意设计实训中心”建设4040//15151010130康晨孙晓球2.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建设55//7781042丁峰赵锋3.校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22//1010//24张一俊赵峰4.实训软环境建设33//////6董卫民张永昌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校企互动教学平台建设55////2214董卫民沈建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33////118吴荣孙晓球2.双师素质教师与骨干教师培养76//334427吴荣赵锋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22////116丁峰孙晓球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4//88//23陈龙徐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22//////4康晨孙晓球专业群建设1.课程建设//////5510卞证张中华2.师资队伍建设//////5510陈景普张中华总计(万元)100100//50505050400 附件××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工程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第一部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1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1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1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2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3第二部分院级特色专业建设..............................5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5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13三、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23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32五、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45 ××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第一部分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骨干专业,推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计算机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学院《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自2011年起,逐步确立特色专业,至2015年建立8个左右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从“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出发,立足河北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学院“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财务及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资源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走“质量立校”之路,强化特色意识,带动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一)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1- 做到学院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二)社会需求原则专业发展要根据河北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三)校企合作原则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及合作,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相沟通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四)创新发展原则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加强5个特色专业建设,突出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和室内设计技术等5个特色专业。到2015年底,完成下列具体目标:——结合河北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建成6—8个院级特色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1—2人,培养骨干教师3—4人,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4—6人,打造院级优秀教学团队6—10个。——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出融“教、学、做”-51- 为一体、适合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中的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成为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0门左右。——每个特色专业建立适合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每个特色专业建成1—2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并配备功能完善、先进的实训设备及软件。——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每个特色专业必须有3—5部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教材,有专业图书资料1—2万册,专业教学资源丰富,能充分满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并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一)加强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保障院长、分管教学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全院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学院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各教学系要把特色专业建设列为本系的“一把手”工程。(二)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根据各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设备经费投入。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逐年扩大图书购置费,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三)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51- 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团结合作、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四)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51- 第二部分院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根据河北经济发展形势及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精神,在充分研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一)专业建设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河北省在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研发、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企业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为核心加快了现代化制造业改造的步伐,制造业将成为我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数控技术、电器控制、CAD/CAM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本着“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数控技术为主线,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成为本地区一流专业,为河北省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51-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主动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1.加强与其他高职示范性院校的学术交流,掌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特色。2.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积极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取得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什么技术层次上,从事什么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是什么,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3.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技术、电工技术、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维修等实践能力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优化的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体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以机械为主,机电综合。教学内容要注重基础,着眼未来,跟随学科最新发展,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并逐步修订专业教材,以“素质”和“能力”-51- 培养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渗透工程问题,对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及实践,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坚持5个不断线的原则,即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实践训练不断线;技能培养不断线。其中,以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为主线。(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夯实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改造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明确主干学科,要组织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重视工程创新设计为中心的专业实践教学,努力建设“大工程”观念下的课程体系。(2)大力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立体构架课程体系,更新内容,突出整合,推动整体优化。突出课内、课外结合,将课外教育环节全面纳入培养计划。打破传统的课程之间条块分割,进行内容整合,推行课程的模块化、结构优化。(3)采取减少、限制课内学时,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创造条件。(4)加强与突出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所有的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强调工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协调性、创新性等工程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教育。加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集体性自主实践教育活动,如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多组织贴近工程实践的实验、制作、设计、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合理,突出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通过三段式工程训练模式-51-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与训练,规范-解构-实践,侧重学生认知感悟能力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基本技能与强化,反思-重构-实践,侧重学生主观表现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技能应用与扩展,探索-创新-实践,侧重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数控技术、机电控制技术、CAD/CAM技术的知识和能力。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为主,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发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建立系列课程或课群起点上的具有一定柔性、实验实习一体性的独立的实训环节,建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以满足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要。(1)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层次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组织,一是基本技能模块(3个):分别为工程制图模块、计算机应用模块、外语应用模块;二是专业工作能力模块(3个):分别为机械设计模块、电气基本技能模块、机电设备控制模块;三是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模块(7个):分别为数控技术模块、CAD/CAM模块、先进制造技术模块、计算机控制技术模块、自动控制技术模块、测试技术模块、机电产品创新模块。(2)实验教学方法上采用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将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及部分基础性实验采用全开放方式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3.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高职专业人才,建设具有良好条件、能够再现工程环境的工程训练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上以先进性、实效性和前瞻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旨,实现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逐步建成在机电产品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CAM-51- 等方面具有行业科技先进水平,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机电类学生工程实训环境,满足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形成在制造技术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1)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上,一方面在原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和自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深入调查论证,新建具有技术先进性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初步建成能够再现工程环境的工程训练基地,使学生通过在工程环境中的实践训练,把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践的观察和判断、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2)探索工程实训的新模式,逐步由单一实训型向生产实训型过渡,建设成为既面向学生又面向社会的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开放型训练中心,力争实现从校内实训基地到对外承揽业务的转变,从而实现和市场接轨,以产业带动专业。同时根据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社会要求,争取成为我省的数控技术培训中心和技术等级证书考核中心。(3)在建设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寻求企业支持,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和参与生产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拟定进程如下:基地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51- 实训室调研确定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完成5个实训室及其配套的软件建设完成3个实验室及其配套的软件建设进一步开发试验项目校内基地调研改善基础实习设施,增加实习内容建成数控加工中心和机加工实习基地实现机加工中心的产学结合拓展业务范围,产学结合进一步深化校外基地调研完成1-2个基地建设完成2-3个基地建设,实现订单培养完成3-5个基地建设,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完成3-5个基地建设,扩大订单培养规模(三)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德才兼备、培养骨干、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积极作好专业学术带头人及专业学术骨干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在满足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师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由知识传授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大力增强科研立项数量和水平,立足纵向课题,加强横向联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及参与意识;使教师既注重学历水平提高,又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既立足于课堂教学需要,又着眼于科技开发需求,同时在数控技术、自动控制等领域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下措施:1.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中具有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较高学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2.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课程带头人。3.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组织教师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为重点的科技工作。-51-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给新分配来校教师制定专业发展方向和五年的培养目标,指定导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科研活动、编写专业教材,承担科研工作,并安排到实验室、企业等单位和技术短期培训班进行实践锻炼,拟定进程如下:年份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高职比例1%3%5%10%研究生比例20%30%60%70%80%研究生引进数量1人4人3人2人3人技术培训2人次3人次3人次3人次(四)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按照“紧跟现代工程科技,加快教材内容更新,重点编写特色教材,反映工程特点,形成系列应用型教材”的原则,严把教材选用关,确保教材建设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全部采用选择21世纪规划教材和行业推荐教材,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组织教师编写一套能够反映应用型特色和课程整合的特色教材,把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及时纳入教材内容,拟定进程如下:教材类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开出版教材1222校内自编教材3555(五)精品课建设-51- 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任务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突破口,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五年内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经理、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院级精品课达到3-5门,力争完成2-3门省级精品课建设任务,并逐渐辐射到其他专业。-5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社会和行业背景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普及应用,社会各行业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持续增加,如网络规划、网络实施及维护、网站建设、网站管理与运营、网络编程、网络硬件维修及软件维护、网站后台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等人才,成为社会招聘的热点。几乎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均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兴信息产业“物联网”、“三网合一”等将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网络人才将供不应求。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网络工程师、网站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及网络安全系统工程师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71.2%。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党政机关、企业集团、金融机构等局域网整体应用系统建设将进入高增长期,年均增长将超过34%,而目前我国90%的企业网络工程师不具备系统的专业技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传统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站应用及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还不足20万,新型网络人才需求量正在逐年增长。(二)专业建设基础1.师资力量本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以青年硕士、讲师为新生力量的结构合理、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团队。-5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3名,专职教师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5名。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3%,双师型教师共10人,占专职教师的67%,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7%。2.教学条件本专业拥有多媒体教室4个,用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2个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弱电工程实训室和网络互连实训室。其中弱电工程实训室主要功能包括:双绞线的认识,做水晶头、打模块、绑定配线架及网络测试;综合布线的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布线标准及管线搭配;光纤的认识及光缆的测试;光纤的敷设、融接及对光纤连通性和衰减/损耗等的测试。网络互连实训室内有交换机、路由器,锐捷网络设备交换机柜和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能模拟企业建立园区网,可以进行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实验,能够满足目前的专业班级规模(50人),分组进行实验;各组内能独立并行开展实验,以使所有上课学生能够充分地动手操作,各组可以协同实验组设备进行实验,每台设备支持多人访问,实现“一人操作,多人观摩”的功能。此外,本专业已与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河北网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IT企业签订协议,实行了人才、技术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合作。在学院领导重视和系部努力下,成立了青为网络公司,该公司负责校内各部门办公电脑的维护,各IT实训室电脑故障的处理、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处理等业务。校外实训基地和经济实体的建立为本专业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实践教学条件为专业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拥有本专业相关图书2万余册,为-51-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提供学习和训练平台。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人才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及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开发等技能,在企事业单位IT领域中从事网络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服务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网络构建工程师、网络管理工程师、网站设计管理工程师和网络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2.人才培养素质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可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结构三方面内容。(1)知识结构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服务器的配置方法;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网络数据库的操作及网络编程语言的应用;掌握网页设计、美化及布局的技术;系统了解网络工程设计及实施的基本规范;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相关知识。(2)能力结构要求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的能力;企业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制作能力;网络工程的设计及实施能力;网络系统集成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能力。(3)素质结构要求-51-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创新与竞争素质,善于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团队协作素质;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对本专业学生做出具体分析,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制订培养目标。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采取措施,体现先进性、科学性,与第二课堂、导师制、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管理制度等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三、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目标(一)形成一套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建设主要核心内容,就必须在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过去五年的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基本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教研能力的双师队伍和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热爱教育事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7%,今后,在学院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保障下,进一步-51- 建立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并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引进机制。在规划期内,努力实现中高级职称比例67%,双师型教师比例为100%,打造成一支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推进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平台,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条件。教材建设将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一套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立体化教材,并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创造条件使更多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建立产学研在教学上的合作机制,探讨如何推进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提高实训室开放率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制定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水平的措施。(五)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1.教学督导检查考核制度加大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的教学检查工作,开展教学工作评价检查。同时对人才培养要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加强对特殊专业人才的切实指导,规范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提高人才质量。2.设立专业设置论证制度-51- 组织校外实训基地的专家进行现场考察,细致考核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教学计划及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是否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是否开设相关专业。3.建立校际对照评测制度建立校际之间的成果对照测评,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使校际对照成为一种制度,建立起系统完善、体系完整、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视并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工作。(六)加强教学教改研究1.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把“工”和“学”实际的联系起来。2.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培养目标。3.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4.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5.实践教学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6.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真实职场环境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岗位适应期缩短。7.联系社会资源,以承接工程或工程外包的形式把实际项目带入教学课堂,把课堂教学搬到实际项目中去。-51- 8.成立实体服务单位,由专业组长牵头,带领学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报务。四、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具体目标与措施(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计划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每年引进2-3名高水平(高级工程师或高级知名企业认证资格)人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与培训青年教师,每年送出不少于30%的教师参加企业实际岗位培训;邀请校外专业专家和兄弟院校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召开教学研讨会等。(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组成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建立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至少申请包括《网络设备》在内的两门院级精品课;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与社会需求统一的技能考核体系;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健全题库建设和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包含图片、PPT、视频等。(三)教材建设与改革选择国家级重点教材及优秀获奖教材;编写并出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设备》、《服务器架设与管理》、《建站实务》四门专业核心教材。每门专业课程配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包括整理的网络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技能库、试题库、优秀教材与参考书等。(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设移动通信实训室、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室和电子商务实务实训室。与大唐电信、中兴、华为等通信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结合,让实训条件更贴近社会需求。与河北网讯等企业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更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做到每个班级学生百分之百参加校外实训。(五)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与改革-51- 学生必须满足所有课程合格、英语达标、计算机等级达标并获得一个以上专业要求的IT职业资格证书等4项硬指标,才能按期毕业。(六)教学管理的建设与改革专业教师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齐备,期末将教学文件按时归档。课堂教学严格按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执行,课前认真备课,把握重点、难点、课堂概念讲授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课后加强辅导和作业批改。进一步加强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对任课教师进行跟踪听课与督导,并结合院系、教务处提供的评价结果,对每位教师每学年的教学工作做出评价。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以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加强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制定专业建设方案,研究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信息工程系主任担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计算机网络教研室专业课教师、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企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高级管理人员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二)经费保障学院制定《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管理制度》保障精品专业建设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多方筹措特色专业建设所需资金,包括合作企业捐赠等,确保各建设内容需要的资金能及时到位,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如期完成。六、专业特色建设说明(一)开设时间长,办学质量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已经招生12年,是我院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51- (二)师资力量雄厚,教研能力强锻炼了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年轻的师资队伍,在学院组织的教案评比活动、课件评比活动、优秀课堂评比、说课活动中,李喆时老师获得说课评比一等奖,尚文卿老师获得二等奖,还有许多教师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强化实践教学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了以能力为本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等环节组成,形成使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递进式培养模式。(四)学生参加的职业资格认证社会认可度高,通过率高IT行业市场认证种类繁多,选择了社会认可较好的华为网络助理工程师,CIW认证,网络设备调试员,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五)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状况良好本专业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7%,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9.6%,就业率逐年提高;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六)社会声誉好本专业2010级学生在河北珠峰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后,该企业的负责人说“你们随时来,我们随时要”。本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综合实训受到了公司及客户的好评,反映该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较高。-51-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社会和行业背景工程造价专业是为国家建筑行业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其人才需求状况取决于建筑业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近几年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我国基本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据河北省建筑业协会对全省108家会员建筑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2009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增长,新签合同额966.44亿元,同比增长37.37%;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87.75亿元,同比增长30.59%;企业收入729.4亿元,同比增长30.27%;企业利润25.64亿元,同比增长37.70%;固定职工从业人数26.16万人,同比增加25.20%,其中技术人员4.92万人,同比增加15.76%。从建筑业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河北省建筑业企业生产和效益呈现同步增长态势。(二)人才需求分析1.在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把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作,作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先后颁布《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两个纲要都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并做出了重要部署。住房建设部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加强。河北省委、省政府更是从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高度,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实施了“金蓝领”培训工程-51- 。党和各级政府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建筑业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历层次低、年龄偏大。二是特有工种技能人才总量偏少、分布不均、工种不全。新设备、新工艺还没有人能够操作。三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3.河北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建筑业市场的需求。据河北省统计局调查,2010年,全省资质以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89个,从业人员128.6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2717亿元,增长27.2%;安装工程产值333.5亿元,增长26.6%,建筑工程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1%。按照河北省建筑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人才需求将逐年增长。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专业定位1.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具有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力,具备较快适应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专业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在工程造价公司、咨询公司、建筑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审计事务所以及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工作。三、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目标(一)专业建设基础-51- 工程造价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从2009开始招生,生源数量逐年增加。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1)校企合作基础良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与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安排学生实习实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顾问和兼职教师等方面,不断加深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提升了专业的整体水平。(2)具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目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基本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教研能力的双师队伍,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热爱教育事业的兼职教师队伍。未来将逐步建立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制度,并建立健全工程造价专业兼职教师引进机制。(二)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推进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将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一套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立体化教材,并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三)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前本专业建有建筑工程试验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公共机房等实训室,为工程造价专业校内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另外本专业还与河北省地矿局、河北顺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51- 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情况详见下表。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设备数量负责人建筑工程试验室(一)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6马晓鹏建筑工程试验室(二)混凝土冻融试验机、混凝土磨平机、汽油机混凝土钻孔取芯机、水泥胶砂振实台等。48马晓鹏工程测量实训室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64谢健校外实验实习基地专业合作企业备注工程造价河北省地矿局顶岗实习河北顺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参观实习××市双友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实习献县中昌公路仪器销售部顶岗实习××长安区中昌试验仪器经销处顶岗实习(四)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1.教学方面加强和规范教学秩序,按照学院关于教学管理和学生日常管理的各项规定,强抓落实,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发挥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职能,加大考核和鉴定成绩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考核、挂钩和配套制度与措施。-51- 落实教学资料的检查、听课制度。不定期进行教学资料检查,并加大期中检查力度。系主任每周增加听课次数,专业带头人每学期听遍每位教师的课,各位任课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八次。引入社会评价机制,重视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等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2.学生方面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三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与质量检查方案等,形成与建筑行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注重过程管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实行师生“互控”,并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不断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行业评价等第三方评价制度。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积极合作,建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查、监控制度,对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到3年内的就业状况、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课程有效性、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形成年度分析报告,以确保人才培养评价和监控的质量。四、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具体目标与措施(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教育,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在原有教师团队的基础上再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5名,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构建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过程为导向开发任务体系课程。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51- 开展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调研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专业方向→归纳专业技能教学模块→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案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确定过程如下:(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2)工程造价专业岗位需求(3)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确定工作任务;(4)通过工作任务,开展案例教学。企业岗位需求专业岗位方向确定二级工作任务收集、提炼图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业资格证确定学期综合任务案例教学以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建构工程造价专业的学习领域,创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情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将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与执业资格标准,以及施工员、预算员等岗位职责融入课程,保证学生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达到岗位要求。建设达到省级精品标准的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特色实训课程2门,并建立完善专业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三)教材建设与改革-51- 继续同企业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开发适合工学结合课程的教案、课件、题库等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培养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计划编写6-8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专业课程和校企合作教材争取列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和扩建相结合,满足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模拟仿真训练等多层次需要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包括建筑工程试验室的扩建,工程测量实训室的扩建等。新建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必须的工程算量实训室,配备行业企业广为应用的配套软件,用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工程计量的能力。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是依托已有的5个校外实训基地,拓展6个校外实训基地。(1)与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标准,共同构建专业技能学习模块及课程标准。(2)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技术人员的层次、结构、岗位分布情况,企业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学习领域设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依据。(3)建立企业专业委员会,定期到学院进行专项讲座、讨论等,加深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的联系,搭建沟通渠道,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4)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使教学进程伴随施工过程开展,使施工现场成为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5)制定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包括制定校内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细则、企业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编制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技术指导书等。-51- (五)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与改革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现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和学生实际,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每年修订一次;课程教学计划齐全,每门课程都有完整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先进,90%以上教师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合理,85%教师可应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方法教学;教学监控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与质量检查方案等,形成与建筑行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注重过程管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六)教学管理的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的建设主要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部分的管理应特别加强。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建立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与实时监控系统,构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制订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顶岗实习成果评价制度等。重视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目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完成由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要求学生学习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法有关知识等。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制定-51- 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办法,明确承担各类教学任务的薪酬标准,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证。构建教学平台及资源库的使用制度、维护制度等,以保证其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公平性、共享性;制定定期更新资源、补充资源的规定,保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性等。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由院长亲自带队,教务处牵头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规划和建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创造力,促使专业教师同心同德,积极投身到专业建设中来。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及工程造价团队教师和企业合作人员共同策划和实施,提供专业能力组织保障。(二)经费保障学院董事会对学院的建设发展全力支持,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进行费用的审批,保证特色专业建设能够顺利发展。-51-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社会和行业背景1.行业发展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会工作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府扶持推动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中,也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高层次会计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太高,而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会计教育任重而道远。2.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京津冀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招聘会计人员的要求各不相同,大中型企业对学历的要求多为专、本科以上,而小型民营、外资、农村企业急需专科、中等会计人才。(1)人才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去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工业企业、会计公司、非盈利性组织、医院、社团、保险业、私人企业、各类学校、学院自营企业等处,特别是城镇非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及村办企业、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等工作。(2)专业面向的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员岗位、财务经理助理岗位、统计岗位、企业纳税员以及会计代理和税务代理人员岗位、收银员岗位、-51- 采购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和往来核算等岗位。   (二)专业建设基础1.师资力量学院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始终给予政策和资金上扶持。会计电算化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以教授、副教授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以青年硕士、讲师为新生力量的优质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名,兼职教师2名。专职教师中教授2名,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3%,双师型教师共12人,占专职教师的80%,具有硕士学位的为4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7%。总体而言,本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机构较为合理,绝大部分教师都有企业培训和实践经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学团队中10余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模范)教师,5人在教学质量年活动中荣获奖项,“基础会计团队”和“工业企业业务实战团队”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教学条件本专业拥有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用友软件操作平台)、会计手工综合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5个实训操作平台,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业务实战》、《基础会计及实训》、《一般纳税人业务实战》等课程的学习。同时,本专业全部采用现代化授课方式,课程均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完成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院又在2008年成立“××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使更多的师生有机会参与企业业务实践和社会真实项目,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积累了管理的经验。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浚达财务公司为窗口,加强与外界单位的联系。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中瑞司法会计鉴定中心、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有源会计师事务所、河北福隆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近20-51- 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立河北海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顺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众旺彩印有限公司、××市安源物流有限公司等近12家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与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丰富教学资源支撑着专业建设。学院拥有会计电算化专业图书12000余册,本专业自建图书资料2000余册。此外,还成立了读书兴趣小组、会计专业兴趣小组等多个学生课外活动社团,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提供学习和训练平台。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及学院发展定位,学院把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掌握会计理论和实际技能,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具备较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和会计软件运用能力及企业审计能力;面向会计岗位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认真剖析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会计电算化专业领域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任务和会计工作岗位群的特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融合职业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进行教学,实现岗证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目标(一)形成一套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巩固和完善特色鲜明的“岗位主导、任务贯穿”-51- 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实现专业培养方案先进,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理念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力争在未来5年内“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教授、副教授的比重占到40%以上,硕士学位以上比例达到80%,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三)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推进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平台,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条件。本专业目前与××浚达财务咨询公司合作开发了多套实训教材,自编教材使用覆盖率达到了85%以上,下一步教材建设将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6套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立体化教材,并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学院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按照“高起点规划,分时期建设”-51- 的工作思路,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并多与企业单位合作,计划新建税务处理中心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两大校内实训室;不断优化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实训基地的数量,到2015年建成45家校外实训基础,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融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身的,具有省内同类院校会计专业示范意义的实训基地。(五)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以教育产出质量为标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根据社会需要、教师教学工作特点、人才培养标准和特定教学对象等因素来进行的。要不断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际,更全面、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价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六)加强教学教改研究和为社会、行业服务不断深化教科研工作,借助产学研平台,通过学院专题立项,社会调研,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在教改的基础上推动专业教学特色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根据教改研究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广泛推广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依托本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资源,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发相关的培训项目,开展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积极面向社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等服务项目,努力将本专业打造成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四、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具体目标与措施(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1.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目标“有重点培养、高规格引进、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从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入手;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之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标准、高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51- 2.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具体措施(1)专业带头人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及教学实践,到知名高校访学、进修,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培养2-3名专业理论功底深、实践操作水平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组织协调能力强,把握会计发展的前沿,能够负责研究会计专业建设方向,确定专业特色,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意见,具备较高的专业教学改革能力的专业带头人。(2)骨干教师通过到高校进修、到企业或业务对口的工作岗位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培养途径,每年培养具有会计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把握专业某一核心课程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并具有该学科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该学科的实践教学,具有乐于教学、甘于奉献的精神,能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组织相关项目培训的会计专业骨干教师。(3)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学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有专业课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职业资格培训,社会资格考试,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两年内再培养2-5名双师型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4)兼职教师积极开拓多种渠道,有目的地从财政、审计、税务、金融和高等院校等部门或单位再聘请6名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审计师、企业总会计师等作为学院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参与教学改革、课程研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研究等工作。-51-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1.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考证课程计划,考核方式多样化。开发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五年内完成2-3门优质核心精品课程建设;建成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岗位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2.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措施(1)按照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计行动领域,归纳总结学习领域,确立核心课程教学标准,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的比例不低于专业总课时的40%。(3)联合企业加强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切实要适应高职高专的特色。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再建2-3门精品课程,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院级精品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表-51- 序号课程名称建设时间1《财务会计二》2013年2《小规模纳税人业务实战》2014年3《行业会计比较》2014年(4)打破专业壁垒,设置柔性课程学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跨专业选修课程,拓展视野。做到每门学科在章节完后有分项实训内容,在整个学科授完后又有综合实训。(三)教材建设与改革1.教材建设目标组织教师修订编写目前已有的6-7本教材,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任务化、项目化”为体现形式,能够体现本专业改革成果的主干科目校本教材,形成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并完成6-7门项目任务化课程配套建设,完善题库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2.教材建设措施利用较短的时间依据“任务化、项目化”模式,修订完成理论类教材《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项目型教材。理论课程教材的编写,要综合考虑学生学情、教学现状、任务设置,适应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组织骨干教师选购专业工具书、专业理论图书、文献、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精选优秀会计论文集、专业相关报纸、国家、地区及行业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政策管理信息、标准文摘或全文等专业图书及电子数据资料,使会计专业拥有齐全先进、国内一流的专业参考资料。(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标-51- 进一步完善校内会计手工综合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的建设,完善实训室的数量及功能,新建税务处理中心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不断优化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实训基地的数量,到2015年建成45家校外实训基础,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专业负责人主要在专业实训项目的科学设计、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实训室全面开放、实训指导书(4门课程)编写、学生探究创新、技能竞赛等方面下功夫。实训指导书编写计划序号课程名称编写时间1《小规模纳税人业务实战》2013年2《一般纳税人业务实战》2013年3《出纳岗位实训》2014年4《工业企业综合演练》2014年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具体措施(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12—2013年完善已有的校内实训室,新建模拟纳税大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完善升级财务软件。2014—2015年加强实训基地硬件更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同步实训、仿真综合实训、职场环境实操、顶岗实习四个过程层层递进,建设“四位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使理论学习与工作能力培养融会贯通,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四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51- ,创新产学结合育人模式。在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合作企业的数量,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习组织管理工作,在2013年建立30家校外实习基地,2015年达到45家。同时,结合实际探讨新的实践教学途径,以满足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要。(3)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完善细化专业实训项目的科学设计、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编写,并积极组织学生探究创新、技能竞赛,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五)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与改革1.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会计电算化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建立教学标准,组建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的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机构,共同负责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建立包括项目实训卡、岗位工作记录、自我鉴定、过程控制记录等内容组成的管理档案。通过以上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保障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措施(1)探索评教主体多元化,以学生为主,同行为辅,兼顾领导和企业专家,以培养发展教师业务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三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2)改革学习考核模式,探索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兼顾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考核方式多样、考核主体多元的课程教学评价模式。-51- (六)教学管理的建设与改革1.教学管理目标通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设,全面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2.加强教学管理具体措施(1)创新专业管理制度一是按照学院统筹、系部建设、项目负责的建设思路,完善专业管理办法;二是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三是建立课程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办法,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2)优化专业动态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建立学院与企业、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二是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机制,提高毕业质量。三是采取有力的教学监控措施,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建立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社会、家庭全员参与的监控制度。五、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院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实施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成立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行业企业专家、教务处处长及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教务、财务及系主任为主要成员,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项目建设。(二)经费保障学院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按时拨付-51- 专业建设经费。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实施专款专用制度,加强对专业建设各项教学资源的成本核算,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六、专业特色建设说明(一)专业开设时间长,积淀深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自2001年统招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河北各行各业财务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河北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来,该专业在招生人数和新生报到率等方面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二)具有“双师”优势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该专业基本形成一支师德优良,专业知识深厚,有一定行业背景,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构建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立足行业、服务企业”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体现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努力构建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学结合密切,并把各行业会计融入课程体系,开拓学生的就业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课岗证融合、教学做合一,技能逐级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高-51- 根据本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参加全区或全国统考科目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以及学院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认可和肯定的。1.本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3%,工作一年后专业对口率达到60%以上。2.根据用人单位信息反馈以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情况,学生的职业道德及综合能力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51-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基础(一)社会和行业背景近年来,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被媒体誉为“金色灰领职业”之一。随着房地产经济的持续走旺和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设计人才需求旺盛,室内设计师就业前景看好。国家对装饰行业的管理规范化,对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装修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相当大的社会需求量。从全国来看,装饰行业群体数量庞大,但总体素质还需不断提高,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室内设计人才正好能适应装修从业人员专业化的行业发展要求。我院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行业社会背景的设计人才,符合社会大环境对装修人才需求的现实。(二)专业建设基础1.师资力量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于2006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三年制高职学生。创办5年来,累计招生近千人,目前在校生人数为三百多人。该专业拥有专业基础深厚的教师队伍,许多教师在设计理论及设计教学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国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多年来,建立了适应室内设计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许多教师都主持或参与过较大型的室内装饰与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如:××赵陵铺警务系统项目——楼体建模工作、××北国超市快餐厅设计与施工、××元氏县××学院分院校园规划图设计、××浪漫情缘婚纱影楼设计与施工、××江南春城别墅设计、佳泽物业有限公司多功能厅设计与施工、闻喜小区居室设计等。-51- 2.教学条件专业有多媒体教室 12个,用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能完成学期综合任务的所有二级工作任务,可以导入真实的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校外实训基地有四个,均为××地区中小型装饰公司,可以满足每次50人的顶岗实习,这些实践教学条件为专业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室内设计原理运用、施工图的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制作、装饰工程报价、装饰材料配置及实施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够较快适应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任务带动教学,用实际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结合任务所支撑课程进行教学,学生独立或成组进行训练,通过二级工作任务对应的课程单元学习完成基本的单元任务,再在单元任务的学习上完成综合任务的设计和制作,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体现实践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双基地”条件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即以专业为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建立起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有紧密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三、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目标(一)形成一套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建设主要核心内容,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立足于-51- ××市,服务河北,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在国内领先的专业。(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过去五年的建设,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基本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教研能力的双师队伍和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热爱教育事业的兼职教师队伍。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适应“工作室化”教学模式要求的教学团队。采取自我培养和社会聘用相结合,为本专业配备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选拔若干优秀拔尖人才组成骨干教师3名,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大力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不少于1个月,进一步完善双师结构。提高专业整体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安排教师参与技术性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市场实践,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完成更高层次的专业学历教育。在全面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的同时,通过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使教师较长期地负责某些课程,形成专业侧重点。(三)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学院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产教结合的室内设计与装饰工作室。把高职-51- 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改革,保障人才培养有效运行。1.建立室内设计技术工作室,把行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专业教育专家引入校园,并建立工作室。2.企业公司进入工作室,鼓励专业教师自主办设计公司、或选择行业的优秀企业公司进入校园。3.学生到企业公司给设计师(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助理,与建筑装饰装修企业合作,从学校中选拔优秀学生到公司顶岗,给设计师或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助手。4.在推进校企对接过程中,学校共享了公司的设备、人才、管理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高水平的实习指导“师傅”。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能“以终为始”,缺什么,学什么。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岗位标准与综合职业能力标准并举的质量目标结构体系,把高职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四)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探索“校企共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教学评价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每个单元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束后,请行业、企业专家来点评,有些实际工程项目可以由客户评价,以此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及评价体系。2.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研-51-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室内设计专业群的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实施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3.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门课程的评分是固定的,但有很多课程不是单独完成作业的,而是叠加于设计课作业之中完成的。由于将课程打包,很多课程都是捆绑于主干课程之上的,它们被叠加在一起总体打分,然后再归入相对应的各门课程。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之中,完善双证书认证体系。四、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具体目标与措施(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为了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建立重在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培训系统,通过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培训、下企业学习等制度进行培训,本专业具备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企业实践经验两方面素质的教师数超过60%。(二)课程建设与改革1.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课程综合细分,进行更有目标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把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并按专业特点进行整合。从学生毕业出口反推学生所需的课程,根据社会上行业公司的设计师与相关职业岗位的综合要求来安排课程,注意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并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突出技术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51- 2.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措施本专业在课程结构方面,设计了三大教学模块和五个学期任务,这三大教学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课程结构合理、科学。这五个学期任务是:第一学期的室内设计方向美术基础训练、第二学期居室设计、第三学期别墅设计、第四学期酒店设计、第五学期项目综合训练。(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任务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参与过的项目序号项目作品名称参与者负责人1××赵陵铺警务系统项目——楼体建模工作09环艺2班09环艺4班***2××北国超市快餐厅设计与施工08环艺1班***3××元氏县××学院分院校园规划图设计08环艺2班***4××浪漫情缘婚纱影楼设计与施工09环艺1班***5××江南春城别墅设计08环艺1班***6佳泽物业有限公司多功能厅设计与施工09环艺1、2、3、4班***、**-51- “项目带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运用实际案例辅助理论教学;第二种方式是运用案例组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操作和部分课程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改革主线;实行启发式教学,课程教学中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情境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四)建设教学团队1.组建教学团队组建一支适应每个学期综合任务教学、生产、技术服务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式教学团队(行业专家、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本院专业教师),构建结构梯次合理的教师团队。2.建立符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室内设计属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范畴,需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重点是启发、引导学生的“学”,尝试着建立一种符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工作室制教学”新模式。在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体制,将实际项目带入工作室,力争实现项目制教学模式。(1)专业基础课教学(教室、画室)艺术学教育注重训练学生的再现塑造能力,而设计教育更加倾向于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两者要求学生对形象刻画到什么深度、对物体的认知达到什么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2)专业课教学(实训室)专业设计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重视设计过程,引导学习任务能力训练。通过学期综合任务,分解成若干个二级工作任务,形成若干个工作能力。把真实项目导入到这些任务中,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从而培养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51- (五)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共享型室内装饰设计专业设计图库(100套)。其中包括室内居住环境、办公环境、商业环境的经典设计案例,家具、陈设艺术品等图例以及装饰材料等500G以上的电子图库。-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