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4931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 学案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 巴金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3、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4、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
2、情感体验,抽绎出文章的情感脉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旸谷() 一撮灰() 皓月() 妲娥() 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 露台: 旸谷: 二、合作研讨 ⑴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⑵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⑶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⑷ 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
3、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⑸ 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⑹ “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⑺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⑻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短文两篇》优化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掌握下列字形并给加粗字注音: 旸谷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 浸______
4、____ 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开联想,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画线部分内容造句。 我应当怎样歌颂我的家乡呢
5、?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用一首长诗,赞美她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气象。 仿写: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5、自古以来,日都是光明、希望的象征,很多人都曾经歌颂过太阳。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如何理解《日》中“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
6、烈烈的死。”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这种意境,让你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月》的结尾,作者引用了“姮娥奔月”的传说,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9、《日》和《月》的创作仅一天之隔,而且两篇内容有一致之处: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联系两篇,说说你对主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以下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义。 例: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