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38497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背负重轭创新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背负重轭创新理念-《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给我的感悟你我相遇在醉人的春季,你的名字《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考》第一眼就惊艳了眼球,激发我浓浓的阅读兴趣。细细品读,优美的文字愉悦丫我的身心,独到的思想更是震撼了我的心灵。李政道教授在《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一书中,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用教育学创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用教育学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精神追求,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热爱,做一个有生命感的教育者。当前的屮国教育,“生命”之所以成为流行时尚的概念,是因为长期以來,教育者(也包括数量庞大的职业教育研究者
2、)普遍缺失生命感,在以“人的教育”为基木信念的教育领域里,生命却缺席了。以往,在每天流动着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知识、方法、技术,在教师创作的大量教例和课例中,我们寻觅不到生命的跳动和呼吸,处处发现的仍然是如何上课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在每天都在诞生的庞人的教育论文屮,我们依然看不到生命的气息和光华,除了概念、术语,就是推理和演绎: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篇文章到另一篇文章,把前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把外国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生命创造的光影就在如此这般的推演中遁入黑夜。正因为如此,叶澜教授才会呐
3、喊疾呼: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然而,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有这样的生命感。有的教师看到丫生命,但他想到的只是书本和各种符号如何化为自己的教案和话语,但对学生的生命本身却视而不见了。这吋的教育者看到的只是知识,他的眼中没有生命,他的生活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曰地机械辗转于教材与教室之间。一些教师看到了生命,试图去抓住这个生命,以自己的热情感染他,点化他,进而时时处处想去替代他。但学生只是他手中可任意揉搓的生命,实际上跟雕塑家手屮的泥巴和金银铜铁并没有两样。这时进入教育者眼帘的是被物化的生命,是卑微的生命,是可
4、以随吋被替代的生命,而不是真正的生命、大写的生命。有的教师看到了生命,他以一颗敏感、敏锐和细腻的心,捕捉着学生的每一句话语、每一次欢笑和哭泣、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皱眉。正如里尔克笔下的罗丹一样,他“无处不抓住了生命”。这样的教师敬畏学生的生命,却未必尊重自己的生命,所以教师的生命感也是不完整的。只有“把生命放在生命里”,努力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生命的成长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受教育者的生命成长就是教育者自我的生命成长,他希望彼此的生命能通过教育之树而成功地实现相互嫁接和疏通,在同一棵树上绽放花朵。有着生命感
5、的教育者,都是有时间感的教育者,时间感不断撩击着他的心灵,他的手和灵魂都充满了时间,他知道每一个生命的教育,都需要时间,都有着内在的时间节奏和韵律,在教育屮,生命何时开花,何时结果,都有定期。他与受教育者一起守候吋间,让石头在吋间中开花,让心脏为每一次绽放而激动。有生命感的教育者迥异于常人。他的牛.命感浸透骨髓,浸透在思维方式之中。化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里,化在教育研究过程当中。虽然这样的生命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但可以培养。前提和关键是教师把教育的实践当作一门学问来钻研,当作一门“生命的
6、学问”来贯穿一生。“把生命放在生命里”的含义是:教育者只奋把教育的学问变成自己的学问,把学生的生命落在自我生命的核心里,同时乂把自我的生命化进学生的生命里,成为其今后生命成长中的核心资源,教育者冰将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一个有真学问的人。这个学问就是一种以生命感为基础的,关于生命成长的学问。其内核是:让每一次教育的过程,都变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回家的过程,即回到生命之家的过程。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迷宫。开掘人性,让人性生动起来,丰厚起来,高尚起来,博大起来,让人的生命富有人的意义和价值,
7、是教育者的使命之一。走出迷宫的方法是:倾听和对话。当前很多教师随着教龄延伸,自身的精神世界没有因此产生叠加累积效应,不是变得越來越充实丰厚,而是变得越来越平庸、干瘪和枯干。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把教学视为一个滋养自我、丰盈自我生命的事业,而是当做耗散精神储存,消耗生命能量的职业。教师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自主、自觉的生活。自觉承担起身为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自觉地通过学习和创造不断更新自我,自觉寻找对自我生命的新的挑战。教师的精神生活是爱的精神生活。爱他的学生,爱教育这个工作,爱课堂这个场所。教师的精神生活体现为广
8、博的文化生活,丰厚的文化底蕴,宽广的精神视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从不缺少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教师的精神生活还应是智慧的精神生活。教师开放自身,敞开自身,向包括学生在内的整个世界敞开自己,并且把敞开的过程变成吸纳、转化所有外在资源的过程,变成与学生相互构筑精神根基,相互玉成的过程。这种敞开的过程,就可能变成教师精神生活成长的过程。什么情况下,外在的职责和义务能够变成教师的内在需耍?什么时候,教育的职业能够变成舒展教师身体与灵魂的职业?这个转化的过程异常艰难,相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