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

ID:19823710

大小:155.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6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_第1页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_第2页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_第3页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_第4页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症状与疾病陈潮主任医师主讲工作单位福建蜂疗医院联系电话83768673第一讲发热一、体温的测量方法和表示1、体温的测量方法体温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口温口腔内舌下所测的温度腋温腋窝部位夹紧时所测的温度肛温肛门内所测的温度,比较准确而可靠测量肛温要使用专用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一般须测三分钟以上。时间太短,所测的体温值可能偏低。2、体温的表示方法如果不加说明,体温一般指口腔内舌下的温度,所以腋温或肛温应在测量数值后加上括号进行标注。肛门温度较口腔温度稍高,而腋下温度则较口腔温度稍低(相差约0.3~0.5℃)。二、体温的调

2、节与变化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恒定或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体温的调节在产热和散热之间进行。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能量物质代谢中通过氧化反应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通过体表血管舒张,循环增速,皮肤蒸发增加的物理作用而散发热量。如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则体温相对恒定。如果产热和散热功能失去平衡,产热占优势则体温升高,散热占优势则体温降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腺中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心功能和血容量等等,都对体温调节发生重要影响。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为37℃左右,正常情况下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一般波动在

3、36.3~37.2℃之间。在一天之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四、发热概念及发热程度分类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体温高于37.3℃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时,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有发热感,均可称之为发热。临床上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五、发热机理的分类发热机理分为两类:致热原性发热和非

4、致热原性发热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于致热原(能引起发热的物质)所致。一种疾病发热的机理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例如脑炎患者,可由致热原与非致热原因素引起发热。1、致热原性发热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均可以激活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刺激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的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坏死组织;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血液;在某些病症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白

5、细胞致热源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兴奋性,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减少或停止排汗,使散热减少;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并因寒冷感觉,而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如果产热比散热明显地占优势,则引起发热。2、非致热原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

6、肤瘢痕形成,致使皮肤散热功能减退;大量失血、失水,心脏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水肿以及皮肤血管收缩等影响散热六、发热的病因分类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为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一)感染1.细菌性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他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猩红热、百

7、日咳、各种结核病、痈疖、脓肿、胆囊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蜂窝织炎、丹毒、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等。2.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3.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4.原虫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黑热病等;5.蠕虫病: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蠕虫蚴移行症等。6.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细胞的吸收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

8、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缺血性损害: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注射异性血清或蛋白制剂,以及输血、输液后的热原反应等。3、产热、散热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