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

ID:19745480

大小:3.89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0-05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_第1页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_第2页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_第3页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_第4页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化疗及化疗副反应40年代第一个里程碑氮芥治疗淋巴瘤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50年代第二个里程碑合成CTX及5-Fu有效抗肿瘤药物的合成70年代第三个里程碑DDP和ADM进入临床肿瘤内科学形成;化疗方案日趋成熟肿瘤内科学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生物反应修饰剂90年代第四个里程碑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新抗癌药进入临床;多药耐药基因发现生物治疗;基因治疗2000年第五个里程碑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内科学发展史(20世纪)1933年北平协和医院肿瘤科成立(成员有金显宅、司徒展、SpiesJW)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肿瘤科成立(天津人民医院,现名天津肿瘤医院)195

2、9年我国第一个肿瘤内科成立(日坛医院)1974年参加国际抗癌联盟(UICC)1985年第一届全国肿瘤化疗学习班(北京)1988年UICC肿瘤内科高级培训班(北京)我国肿瘤学发展化疗的临床分类根治性化疗辅助性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研究性化疗对可能治愈的部分肿瘤,进行积极的全身化疗近期目标:完全缓解远期目标:无复发生存率根据“一级动力学”原理要求:联合化疗方案——机制不同、毒性不同、单药有效足量足疗程缩短间歇尽量完全杀灭肿瘤细胞仍需综合治疗根治性化疗(curativechemotherapy)原发肿瘤经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清除肿瘤病灶后给予的全身化疗目的

3、: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消灭术前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生长加速,生长比率增高,对药物敏感性增加;肿瘤体积小,更易杀灭头颈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辅助性化疗(adjuvantchemotherapy)对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之前先行化疗。目的:使局限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提高手术切除率;消灭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了解化疗对肿瘤的敏感性。肛管癌、膀胱癌、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NSCLC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

4、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除此之外无其他替代手段。目的: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应注意避免过度治疗使生活质量下降全身化疗、腔内化疗、介入化疗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胰腺癌、头颈癌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chemotherapy)目的:探索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疗效强调临床药物试验的GCP(goodclinicalpractice)原则循证医学研究性化疗(investigationalchemotherapy)两个概念:诱导化疗和新辅助化疗诱导化疗: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化疗只能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

5、:对于仍有手术机会的中晚期患者,通过化疗达到降期、缩小手术范围的目的根治性化疗可治愈的肿瘤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进展型和高度进展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Wilm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睾丸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wing肉瘤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何杰金氏淋巴瘤2005年12月28日化疗前2006年3月10日2个疗程后根治性化疗有价值的肿瘤惰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辅助性化疗有价值的肿瘤肛管癌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大肠癌基底细胞癌辅助性化疗可能有价值的肿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鼻咽癌其他

6、头颈部癌胃瘤宫颈癌前列腺癌(激素)(1)术后放化疗乳癌睾丸癌大肠癌软组织肿瘤(2)先化疗后手术骨肉瘤乳癌(Ⅲ期)肺癌(ⅢA期)卵巢癌(3)不能手术的先化疗后手术小细胞肺癌睾丸癌卵巢癌(4)放化疗同时进行尤文氏瘤肺癌(5)化疗与BRM结合NHL胃癌子宫颈癌肺癌大肠癌(6)化疗加靶向治疗乳腺癌NHL大肠癌肺癌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禁忌症&适应症禁忌征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孕、终止妊娠或哺乳)造血功能低下者,WBC<3500,ANC<1800,PLT<8万PS<40,严重恶液质,估计生存期<3月合并严重全身疾病,或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感染,体温

7、大于38℃严重电解质紊乱未获得病理学依据适应征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者(白血病和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好的实体瘤,如绒癌和恶性葡萄胎等实体瘤根治术或放疗后的辅助化疗实体瘤的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实体瘤的姑息性化疗腔内化疗(癌性胸、腹和心包积液)某些癌症所致的上腔静脉压迫症、呼吸道梗阻、颅内压增高等,可先期化疗后放疗给药途径静脉给药:静滴、静注、微泵持续腔内注射:胸腔、心包、腹腔、鞘内、膀胱动脉插管:肝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肌肉注射口服其他:瘤内、瘤周、外用联合化疗的原则目的:增效、减毒、减少耐药性单独使用有效作用机制不同、作用时相各异毒性不同疗

8、效相加或协同选择各药物最佳剂量&用法经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有实用价值剂量强度剂量强度:疗程中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