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斜率公式

直线斜率公式

ID:19671003

大小:3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直线斜率公式_第1页
直线斜率公式_第2页
直线斜率公式_第3页
直线斜率公式_第4页
直线斜率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线斜率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课题:《直线的斜率公式》授课人:朱庆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应用.本节课是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后,为了方便研究直线的方程而设置的一个过渡内容.另外,本课内容对于后面导数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掌握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进一步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相互联系;2.能力目标:(1)了解用坐标研究直线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其中的数形结合、转化的思想方法;(2)通过公式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联想、概括与抽象的思维能力,类比推理、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

2、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联系与转化和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4.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从而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喜悦.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公式的应用2.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3.难点突破:通过构造引出直线的斜率与两点坐标的关系,并对两点不同顺序以及直线不同位置情况进行分析,以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得出公式,再通过习题进行巩固达标.四.教学方法:启发式、导学式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6直线的斜率公式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教学内容(一

3、)复习:6直线的斜率公式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1.直线的倾斜角:(1)直线的向上方向;(2)轴的正方向;(3)最小的正角2.直线的斜率:(1);(2)的取值范围;(3)斜率的取值范围(二)新课讲解:1.问题引入:我们知道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已知点、,且与轴不垂直,用的坐标来表示的斜率.图1如图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当直线的方向(即从指向的方向)向上时,过点作轴的平行线,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于是点的坐标为.当为锐角时,,,.在中,.师生互动回顾直线的倾斜角和

4、斜率,对上节课巩固和反馈.老师:出示几个角.学生:分辨是不是倾斜角,找出原因.复习斜率,为公式推导铺垫.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引发思考,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出示图1,适时提出问题:由,能不能构造直角三角形去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势思考,得出公式.教学内容6直线的斜率公式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思考:当为钝角时,斜率该如何计算?图2当为钝角时,,,.在中,∴.思考:已知直线上两点,,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直线斜率时,与两点坐标的顺序有关吗?图4图3同样,如上图,当的位置对调时,也有师生互动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当为钝角时,斜率该如何计算?学

5、生:引发思考,根据互补两角的函数关系,建立适当的直角三角形,推出公式.老师:针对不同位置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同样结论.老师:结论说明:斜率公式与两点顺序无关.老师:思考:当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上述式子还成立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仍然成立.因为,分子为0,分母不为0,,教学内容综上所述:经过两点,6直线的斜率公式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的直线斜率公式:()公式的特点:(1)与两点的顺序无关;(2)公式表明,直线对于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来表示,而不需要求出直线的倾斜角;(3)当时,公式不适用,此时直线与轴垂

6、直,.3.例题分析:例1如图5,已知,,,求直线,,的斜率,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图5解: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由及知:直线及的倾斜角均为锐角;由知: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师生互动老师:思考:当直线平行于y轴,或与y轴重合时,上述斜率公式还适用吗?为什么?学生:不成立,因为分母为0.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公式的特点.老师:出示例1,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得出答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教学内容6直线的斜率公式首都师范大学应用数学河南---朱庆乡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及.xy解

7、:取上某一点的坐标为,根据斜率公式有:,即.设,则,于是的坐标为,图6过原点及的直线即为.同理,是过原点及的直线,是过原点及的直线,是过原点及的直线.注:例题2中,还可以选择点的坐标为、()来简化做题!4.练习巩固:(1)求经过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2)已知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3)已知点A、B的所在直线的斜率k=3,横坐标分别为3和5,求线段AB的长.(4)将(3)中的横坐标改为纵坐标,AB的长如何?5.知识小结:经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师生互动老师:出示例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利用公式得出答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讨论利用不同方法

8、得出答案.老师: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得出答案.学生:在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