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18658
大小:597.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03
《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比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性。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付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左右)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课时左右)3.比
3、例的应用(6课时左右)4.整理和复习(2课时)三(39)三(39)课题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重点比例的意义。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一、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300﹕5=60﹕1(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
4、.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1.2﹕1.4=12﹕14=6﹕7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1.5﹕2.710﹕6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你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①出现各图中国旗的长、宽数据。②测量教室里国旗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0﹕40=(4)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①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5、2.4﹕1.6=②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5)什么是比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6)找比例。提问: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过程要求:①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②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③汇报。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三(39)(1)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依据,再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本题参考答案如下:其中(1)、(3)、(4)可以组成比例,(2
6、)不能组成比例。(2)第2题:本题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4个数据组成比例,隐含着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练习时可由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本题可以组成的比例如下:2﹕4=1.5﹕34﹕2=3﹕1.52﹕1.5=4﹕31.5﹕2=3﹕4三、巩固练习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三(39)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
7、质。教学时间、时数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手段、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修改实施要点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和5﹕2﹕和﹕0.2﹕和1﹕43.用下面两个圆的有关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如﹕(1)半径与直径的比:=(2)半径的比等于直径的比:=(3)半径的比等于周长的比:=(4)周长与直径的比:=二、探索新知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
8、项叫做比例的内项。(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三(3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