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

ID:19492120

大小:1.9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2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_第1页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_第2页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_第3页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_第4页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处:地方。5、言:回答说。6、云深:指山中云雾弥漫的深处。古诗今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松下问童子点明了会晤的地点是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后面三句全是

2、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寓问于答平白如话作业超市1、抄写并背诵古诗;2、预习下一首古诗。所见作者:袁枚作者所看见的。作者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清乾隆四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做过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构筑园林,过着

3、论文赋诗、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主张诗应该抒写性情,因此,多数作品抒发闲情逸致。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和《子不语》等。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放牛的孩子。振荡枝叶稠密的树林。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今天真高兴!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要正在鸣叫的知了。忽然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知了,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想象一下他此时的心情、动作、内心活动?我一定要想办法抓住它!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夏天,在树林中,牧童悠闲自得地骑着黄牛,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知了

4、在树上欢唱。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忽然想要捉住它,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读一读贾岛和袁枚的其他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