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85094
大小:7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30
《本科教学评估学生应知应会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教学评估学生应知应会知识(学风建设组·2012.05.31)校情综合(党政办)1、我校的办学定位是什么?总体定位: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应用教学型本科大学。办学类型定位:应用教学型本科大学。学科专业定位:建立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和海外留学生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福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逐步走向境外与国际,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
2、务一线,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备注: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开设全国首个工商管理硕士(创业与创新管理方向)学位点(简称“创业MBA”),至此我校已经实现“十二五”期间“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的目标。】2、我校的发展战略与着力培育的办学特色是什么?我校的发展战略是“按发展需要培养人”战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彰显爱
3、心和责任感的大学文化与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于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实现学历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的战略转移;着眼于地方发展需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按发展需要培养人”战略体现在4个方面(这4个方面同时也是我校着力培育的办学特色):产学关联: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学校办学与产业发展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关联机制,突出以面向产业与就业为主的办学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科学配置资源,避免人才培
4、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社会需-2-求相脱节的情况,使学校和产业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动双赢”,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向应用型转变。闽台合作:大力推进与台湾高水平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在合作中坚持“以我为主”,借鉴台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治理与管理等方面的成熟模式和丰富经验,引进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增强自身办学活力。公办民助:坚持和完善“省市共建、以市(福州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力量(包括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等)参与办学
5、、辅助办学,通过高投入,完善软硬件建设,实现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办学目标,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国际有为:始终坚持开放型的发展战略,通过有目的的国际合作,有重点地构筑合作发展、资源引进平台,力求在高等教育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带动学校整体的跨越式发展。3、我校“十二五”发展目标是什么?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2万人以内(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控制在1.7万人左右);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在校学员规模8000人,其他各类培训人员规模每年约4000人左右;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海外留学生。学科专业:统筹学科群建设。“
6、十二五”期间,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继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各学科专业办出特色,少数学科专业提升层次。在2015年前后争取1—2个工程学科的2—3个研究方向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应用工程学科体系。在2015年前后大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特色鲜明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争取1—2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2—4个重点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2—3个左右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新华都商学院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达到50个
7、左右。力争建设1—3个专业硕士点。【备注: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开设全国首个工商管理硕士(创业与创新管理方向)学位点(简称“创业MBA”),至此我校已经初步实现“十二五”期间“力争建设1—3个专业硕士点”的目标。】人才培养: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抓好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关键要素的改革与创新。争取获得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的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提-3-高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力争2012年通过教育
8、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力争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跻身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十二五”期间,力争我校国家级课题立项数达3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立项数达150项、各类横向课题达150项。建成3个有较高创新实力和服务能力的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确保学校科研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