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

ID:18963944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6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水四中高二九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填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写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看(kān)守看(kàn)护情不自禁(j

2、ìn)弱不禁(jīn)风B.地壳(qiào)甲壳(ké)卷(juǎn)土重来手不释卷(juàn)C.窘迫(pò)迫(pò)近宁(níng)缺毋滥宁(nìng)死不屈D.眼睑(jiǎn)俭(jiǎn)朴别有蹊(qī)跷独辟蹊(qī)径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义气意气用事检查检查机关B.厉害利害关系权力权力义务C.委屈委曲求全宽带宽带俘虏D.国事共商国是大肆大事宣传3.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对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农家生态园趋之若鹜,他们觉得这既亲近大自然,又吃、住、玩一条龙,是极好的休闲娱乐形式。B.舞蹈“蝶恋花”的舞台

3、色彩设计颇具匠心,穿着一袭白衣裳的舞者在满场艳红中分外抢眼,她舒展身体,茕茕孑立,显得高雅脱俗。C.《茶馆》采用以人手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这一特定环境,反映了旧中国政治的黑暗、人民的生灵涂炭。D.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B.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第8页共8页C.电脑中有些网站,可以申请免费个人主页,这样,你只要将自己的信息放在指定的

4、位置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了解你的一切了。D.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5.以下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件复杂,但作者处理得井井有条,许多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七擒孟获及刘备白帝托孤等。B.《雷雨》中的周萍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着带四凤一起去往新世界。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C.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还对程

5、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他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逆子贰臣”。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二.现代文阅读(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孝”与“教”         高 伟“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石。育

6、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孝。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基石和栋梁的青少年,更要知孝,懂孝,行孝。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奠定了“教”的伦理学基础。“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

7、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从语用学的角度讲,“教”字,左从“孝”而右从“文”,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