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汉代石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汉代石阙雕刻艺术与书法艺术研究——以渠县汉阙为例内容摘要:四川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早的仿木结构的建筑遗存。作为历史遗存,汉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本文在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四川汉阙的基本概况和汉阙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四川汉阙的雕刻艺术和书法艺术。本文最后指出了保护和发展汉阙的举措。关键词:汉阙;雕刻艺术;书法艺术;时代背景一、汉阙研究综述(一)上世纪80年代前汉阙的研究概况对汉代石阙的研究由来已久。自汉代开始,各类史籍便开始对汉阙多有记载。宋代以来金石学兴起,众多的金石学者对汉阙铭刻捶搨抄录,考释不断,但是对汉阙的
2、建筑构造和装饰雕刻研究甚少。进入20世纪以来,有的学者开始对汉阙进行科学和全面的考察,其中法国人色伽蓝(音译)在20世纪初对一部分四川汉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和测量,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参见陈明达在徐文彬,谭遥等人于1992著的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汉代石阙》之作序.著名学者陈明达在抗日战争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调查了四川诸阙,积累了一些资料。陈明达先生后来将研究的成果发表于1961年第12期的《文物》杂志月刊上。(二)80年代后汉阙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汉阙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有许多学者
3、对各地的汉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撰写了不少的调查报告和论文以及研究专著,使汉阙研究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冯一下(1984)认为,四川汉阙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其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保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汉代地面建筑的实物;其次四川汉阙是古代艺术的精品;再者四川汉阙也是汉代一般建筑的缩影。冯一下.《四川汉阙的价值》.《四川文物》,1984(4):58-59.邓代昆(1988)从成都汉阙刻石铭文考释中得出,1980年7月在成都东郊发现的作为明代墓中抵墓门之用的两块有铭文的刻石和部分镌有图案花饰、动物浮雕的残石,实系东汉时期墓阙遗物。这些雕画,对于研究汉代的绘画和雕塑
4、,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实物材料。而那三组年代不同、内容丰富、书风各异的阙铭(其中一阅石,镌有不同年代的两组文字,这在汉阙铭刻的形式上,是别具一格的),则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历史、风俗礼仪、特别是对于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及其发展历史,具有珍贵的价值。邓代昆.《成都汉阙刻石铭文考释》.《四川文物》,1988(3):12-14.徐文彬、谭遥等人(1992)在《四川汉代石阙》一书中,全面记录了四川汉阙的大型图录。徐文彬等学者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方法和众多研究者的成果,具体论述了全国和四川地区门阙发展的历史,剖析了四川汉阙产生的时代背景、阙的建筑形制和艺
5、术特色。在全面而深入的考证中,既纠正了历代文献的多处错误,又填补了汉阙研究中的疏漏。无可讳言,此书在研究和编撰中尚有一些不足,从总体的编撰上讲,编著者尽管注意了以川西、川中和川东三代地域为四川汉阙的排列顺序,但各阙具体顺序则未严格按照地域排列,没有更深入地剖析汉阙在时代和地域上的分布规律。同时,在汉阙的建筑形制、断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揭示等方面没有做出更深入和清晰的理论根据。对阙上雕刻内容的考释也有些失之粗略。徐文彬,谭遥等.《四川汉代石阙》.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高文(1994)在《中国汉阙》一书中将中国汉阙从汉阙的类型、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
6、方面做了一个详细地介绍。高文认为,从中国汉阙铭文可以看出汉代职官制度。同时,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把中国已毁的汉阙也罗列其中,供后来的学者研究。高文.《中国汉阙》.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陈国生(1996)认为,汉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孕含,精巧的艺术创造和奇特的造型,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有待于开发的旅游资源。陈国生.《汉阙的文化意味》.《华夏文化》,1996(1):40-41.姜生(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1997)在研究汉阙时认为汉阙非独为汉代建筑艺术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早期道教所追求的仙界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两界交通的神学媒
7、介。姜生.《汉阙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0-65.侯忠明(2003)在研究渠县汉阙时对沈府君阙阙主的官职名讳、碑亭记及书法艺术等进行了充分的考证与研究。侯忠明.《渠县汉阙之沈府君阙研究三题》.《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11-14.刘自兵、戴天柱(2004)等人认为,汉阙建筑之所以在汉代盛行,主要是它蕴含了深刻的符号学意义:一是表示等级观念,即立阙的墓主一般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二是天门的象征,是人升入天界的门户。宫中建阙除蕴含宫殿是天帝子孙居所的意义外,还寄托了皇帝渴求长生不死的思想。而当时社
8、会墓阙林立,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助人升天的工具。刘自兵,戴天柱.《巴蜀汉阙的历史文化考察》.《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