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旅游审美赏析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内容(章)第三章旅游资源赏析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旅游资源赏析的特点、内容和应该注意的景观审美要求。教学要求掌握旅游审美的特点、了解旅游审美的内容课时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重点难点旅游审美的概念;旅游审美的内容;旅游景观审美要求;教具教材、教案教学效果检测1.什么是旅游审美?2.旅游审美的内容;3.旅游景观审美的要求;备注一、旅游审美概述:1.含义:旅游审美是指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在精神上追求享受的需求。 旅游审美文化包括自然审美文化、社会审美文化和艺术审美文化三种类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
2、旅游审美主体的差异决定了旅游审美实质和旅游审美价值的差异。2.旅游审美的特点:(1)旅游审美主题审美观的差异性;(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3.审美与旅游的关系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是主观物;旅游资源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物。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比如说,对旅游资源进行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审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如果产生了和谐,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或者说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旅游者会感到旅游支出物有所值。否则,旅游者就会感到心情不愉快,并有可能造成投诉
3、,进而影响旅游经营者的后续经营。因此,开发旅游市场,改善旅游经营,离不开对旅游与审美关系的研究。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这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审美对象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体现着人类文化审美观的积淀;审美主体反作用于审美对象,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是在变化着的,这种变化着的审美倾向最终要影响着审美对象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二者的关系决定了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资源就是经济资源。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中,旅游经营者除了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如投资、管理等来实现自己的经营
4、目标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正确认清旅游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辩证关系,运用美学原理,付诸实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这样才有可能使旅游业立足于不败之地。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液,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二、旅游资源美感分析(一)旅游资源的美感形态围绕导课环节录像,带领学生分析旅游资源的美感形态。美感的一般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
5、。1、自然美(1)即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美。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澈的河水、苍劲的大山、(2)自然美常分为两大类:天然形态的美和“人化自然”的美。(3)自然美的特点:自然美贵在自然——客观自然性特征。自然美贵在多姿多态——可贵特征。自然美还贵在有启发性、寓意性——绝妙特征。2、社会美(1)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人类社会文化和智慧的种种精品。(2)社会美的审美价值:首先,可以净化旅游地的社会风气,它能以美克丑、以正压邪,从而使旅游地的社会风气健康、积极向上;其次,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品格和情操,尤其是人的精
6、神,伴随着社会美的熏陶,使得旅游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时时充满和谐、高尚的人情味;(3)可以美化旅游环境空间。3、艺术美(1)艺术美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在生活基础上,经过提炼、构思和加工而创造出来的理想化的精品。(2)艺术美的特点:艺术美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点;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另一特点(二)旅游资源的美感类型无论什么形态的美感,都会吸引旅游者去欣赏,那么从哪些方面,怎样分析他们的美呢?导入本环节,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1、形态美按照我国传统美学的分析,形态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雄(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7、雄伟)(2)、奇(黄山四绝之奇)(3)、险(华山之险,)(4)、秀(峨嵋之秀)(5)、幽(“青城天下幽”)(6)、旷(“八百里洞庭”)(7)、野(九寨沟原始森林)2、色彩美(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绚丽斑驳的鸟兽虫鱼,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阴,晶莹光洁的冰雪雾凇,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极光)3、声音美峨眉山的“弹琴蛙”、丁冬的泉水,林海的松涛、蛐蛐声音;4、嗅觉美:桂花香、原始森林特有的香气等5、动态美奔腾的江河,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水中的游鱼,空中的飞鸟,使学生感受动态美带给人们的愉悦。6、结构美(岩石的结构、动物的花纹)7、质感
8、美(各种人造的物品)8、综合美(北京香山景区)(四)、小结案例式总结:苏州园林审美1、隐逸文化与苏州园林 由孔子、孟子开创、发展的儒家学派有一个伦理信条:“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