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1420
大小:2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2
《旅游审美视角下赏析《黄鹤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旅游审美视角下赏析《黄鹤楼》 摘要: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作唐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其诗的意象是多元化的,诗歌的主旨同样复杂而多变。正是诗人行云流水、时空虚实的跳跃思维,才产生了妙笔生花,寓意深远的诗意。关键词:崔颢《黄鹤楼》古代文学引言世间的绝代名胜大都以其极特有的神话传说承载过去,又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延续着未来。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堪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登临揽胜,留下了无数传唱千古的不朽诗篇。在我们解读了那个今古传颂知音的地方后,值得我们后续好好解读的当然就是
2、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唐诗纪事》中说诗仙李白游黄鹤楼读了此诗后大为佩服,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定论了这首诗为唐七言律诗排行第一的文学地位,黄鹤楼也因这首诗扬名天下。崔颢是盛唐“少而精”的诗人之一。存诗仅42首,却各体均有佳构,其中七律《黄鹤楼》最享盛名。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登上高楼,放目远眺,
3、或伫倚雕栏,或把酒沉吟,从眼下的黄鹤楼的美景到万里长空,从长江对岸“历历”可见的“汉阳树”,到江中的“鹦鹉洲”,再到“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看了很久,当然也想了很久,想得很多很深很沉,最后发出感慨。别人登上黄鹤楼,大概更容易流连于楚山楚水之间,对于黄鹤的传说,虽然也会想到,却往往不以为念:“黄鹤去则去矣,何足挂怀”。然而,崔颢则不然。从诗的前两联可以看出,他一登楼,便全身心地沉浸在“昔人”、“黄鹤”的神话氛围之中,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6首联和颔联:抚摸着眼前的黄鹤楼,想起乘黄鹤仙子的传说。“白
4、云千载空悠悠”,人去匆匆天地却长在,时间从眼下推延到久远的千年古代。向远眺望,白云长空,空间从眼前的黄鹤楼延伸到远方的无穷广袤,空远开阔,顿然产生空阔渺茫孤独之感。正是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勘破世事”是痛苦的,这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黄鹤楼作为历代登临盛境,里面题壁诗文也不少,楼外又有浩浩长江,龟山、蛇山,气象万千,但诗人只看到“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仰望天空,想着当年仙人乘鹤飞去是何等自在洒脱,甚至幻想着仙人黄
5、鹤从天而降携他而去。然而,这只能是幻想而已。前两联中重复出现的两个“空”字,不正是诗人心中巨大的空寂感的表现吗?而“悠悠”二字恰恰是诗人因梦幻无法实现,心中生出悠远绵长的惆怅和遗憾的真实写照。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自己从游仙梦中惊醒,说“忽魂悸以魄动,忽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当中流露出来的遗憾与《黄鹤楼》是一脉相通的。仔细玩味《黄鹤楼》一诗的前两联,不难看出,诗人因“勘破世事”的痛苦而消极厌世,甚至产生追仙慕道、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渴望。颈联:上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6、课文注释为“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么,看到对岸汉阳镇树影历历在目,当然也能看到汉阳镇的村落房舍,这自然让人产生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之感,自然勾起“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顿生落泊飘零之感。下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要的是“鹦鹉洲”三字的用典上。在古代,诗人写诗很讲究用典,以显示自己文学素养、学问才华的高深,崔颢的时6代,正是写诗讲究用典的时代。此句中“鹦鹉洲”三字,是全诗的关键,是最后两句所抒感情的闸门。由“鹦鹉洲”想到《鹦鹉赋》,想到葬在鹦鹉洲上的《
7、鹦鹉赋》,想到他与自己相似的才气性格甚至名声,想到他一生的命运,想到他遭人杀害的遭遇,对照自己当时的命运处境,感到自己正和祢衡是“同病相怜”的同一类人,感到自己也许命不久矣,内心愁苦忧愤。这样由祢衡到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长期抑郁的忧愤之情陡然涌上心头,不免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慨叹是诗人从心底迸发的郁闷之气!这慨叹震撼人心!《黄鹤楼》一诗的后两联与其说是思乡,倒不如说是思“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由对悠悠太空的仰望变为对眼前景物的俯视。然而,诗
8、人因遐想而生出的那种惆怅情绪仍然萦绕在心头,眼前美景非但没有给诗人带来慰藉,反而染上了忧郁的情绪色彩。其实,“思仙”也好,思乡也罢,都不过是诗人痛苦心情的流露。崔颢七言诗《维扬送友人还苏州》也是他思归情绪的印证:“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钩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诗中对友人归去的羡慕之情可掬。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面上是写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放眼望长江,江上烟波缥缈,油然而生思念故乡寻觅故乡的感情,而实质上却是诗人面对苍天大地对人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