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

ID:18531396

大小:1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9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_第1页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_第2页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_第3页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_第4页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本文是《中国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调查数据分析》联合课题组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成立这个课题组目的在于对中国人民银行居民储户问卷(季度)调查制度所积累的自1995年以来的数据进行深入系统的加工整理。这个课题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与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联合组成。肖争艳唐寿宁(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中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本文提出使用储蓄动机将消费者分为五类动机群体。然后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居民储蓄调查数据,计算了各个动机群体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并研究预期的性质:理性预期、短期调整、因果关系和反馈效应。研究

2、结果显示,各群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稳定的异质性。关键词: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投资者参与;调查数据;不确定性一、引言通货膨胀预期(Inflationexpectation)是经济中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的通货膨胀的判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而预期实际上究竟是什么,通常并未说清楚见《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第242页。。”预期通货膨胀率(Expectedinflation)是对未来的实际通货膨胀(Actualinflation)的估计。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性在于: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以之为基础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作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3、等等。不管是在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际中的货币政策,主要考虑同质性的(homogenous)通货膨胀预期,即假定经济中所有消费者都对未来的实际通货膨胀做出同样的预测。但是,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的理由,足以引起我们对同质性通货膨胀预期这个假定的怀疑。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消费者对未来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有不同的判断,从而建立不同的通货膨胀预期。其次,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不确定性感受。最后,通货膨胀对不同的消费者的福利影响是不同的:通货膨胀给持有货币的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要大于对持有不动产的消费者,从而会形成不同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有必要放松“同质性”假定,而换之以异质性的(het

4、erogeneous)通货膨胀预期,通过研究具有不同特征消费者群体的通货膨胀预期问题,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预期性质。消费者的异质性主要有异质性约束、异质性收入和异质性偏好等三种,参见Campbell(2000)。经济学中对于这三种异质性的研究非常之多,而关于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的研究至今还较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形成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调查数据是否支持异质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如何划分群体以得到异质性?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是不是一种稳定的现象?本文剩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给出了一种划分群体的方法。第三节计算各个群体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

5、时还将研究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各种性质。第四节是结论。二、群体的划分10在实践中如何划分群体以得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按照性别、职业、年龄、收入和地区等客观特征进行划分。例如,Ito(1990)发现了美元兑日元汇率预期的异质性:美国的出口商大都预期日元贬值,而进口商则大都预期日元升值。Pesaran和Smith(1995)依据经济中个体面临的信息集存在的异质性划分群体。Souleles(2004)指出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测误差具有系统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人口统计特征相关: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群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的误差比已经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群的大,

6、而少数民族和女性的预测误差大于白人和男性的预测误差。Gomes(2004)将消费者分为两组:原教旨主义者(Fundamentalists)和宪章主义者(Chartists)。他发现,第二组在形成预期时考虑了过去的通胀率而忽略了收敛到稳态的机制。但是,这种依据客观特征划分的方法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我们只是在比较这些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并没有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怎样才能保证群体划分方法是正确的呢?一种较为合理的判别方法是,研究分群体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是否呈现出稳定的特征。如果不稳定,则说明群体的划分是不正确的;如果稳定,即可说明群体的划分是正确的。本文选择按照消费者

7、的不确定性感受这种主观属性来划分群体。预期是对未来可能情形的判断,体现了行为主体对于未来可能变化的愿意接受的态度,预期总是体现行为者主观上对于未来不确定范围的一种把握,如果行为者对于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那么在行为者所做的预期中,给出的变化范围就较大;如果行为者对于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程度较低,那么在行为者所做的预期中,给出的变化范围就较小。这一方面可以称为预期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对未来变化较不确定的人,其预期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就较高,对未来变化较确定的人,其预期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就较低。之所以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