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

ID:18473408

大小:982.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9-18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_第1页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_第2页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_第3页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_第4页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动态阴阳五行学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态阴阳五行学说陈超平〈广东省首届中医“确有专长传承”进修班导师〉制作『阴阳调平、整体恒动、辨标求本』这些抽象的理论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运动形式显示的。在讨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务必清楚地甄别了解『五行』三个不同层次的提法。避免混淆不清『五行』这个概念内容。第一层次,认为『五行』是自然物质,据学者考证,五行说的前身是“六府”说。(左传·文七年)所引(夏书)中有“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提过“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个层次的认识水平,是将水、

2、火、金、木、土五种自然物质视为实体;人体的感官可触及、可视见、可应用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第二层次,将五种具体物质看作世界的本原,是一切其它质的基始,认为这五种不同质的物质相互结合才生成万物。《国语.周语》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一个“杂”字概括地描述了,此一物质和彼一物质间的形态转换的物质运动形式。在这个认识层次里,实在的物体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一的素材,而是由五种元素杂合而成的。第三层次,将五行属性作出高度的抽象之后,五行已不再被认为五种物质元素,而是五种基本形态。《内经》云∶“天

3、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此,……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网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太虚寥廓,五运回簿,衰盛不同,损益相从。”在这个认识层次里,五行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内容,只是从主观角度抽象了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各种形态的运动规律。三个认识层次,从客观事物具体的个性升华到共性,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的不同阶段,表示着人类思维产生了飞跃。我们不能草率地肯定某个层次而否

4、定某个层次的内容。事实上,我们在阅读古典医学文献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先贤们每当论述五行学说内容时,常常将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观混合起来交替运用。即使近代中医专业人员撰文阐述到这类题材,也会沿用前人习惯文风,不知不觉地将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观混合起来。本文提出这个看法,是为了在下面讨论五行学说的内容的时候,警愓作者与读者在理解这些内容时候,尽量避免出现概念混淆不清的现象。在论述五行内容时,不能把五行学说核心内容……阴阳学说排斥于外。恰恰相反,阴阳之道无时无刻、不离不弃地存在五行之中。故习惯称之为『阴阳五行学说』

5、。阴阳概念和五行概念一样,也有两个认识层次。第一个层次,阴阳是显示宇宙万物的属性。第二个层次,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即物质整体的内部运动的对立统一与相互依存)。阳入於阴阴满於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每行都具有“我生”与“我克”的功能。“我生”与“我克”就是阳用气化的作用。每行都具有“我生”与“我克”的功能。“我生”与“我克”就是阳用气化的作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是个理想的、完美的标准模式。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的自身获得了阴阳平衡,意味着物质本身是处于正常的、稳定的状态。由于五行自身处于正常

6、的、稳定的状态;五行的运动形态也相应获得了稳定的平衡。五行失常,亢害乘侮“五行”通常理解为五种物质(形态)约五种运动形式。“阴平阳秘”是一个稳态,取得这个稳定状态,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五行阴阳自身处于平衡。第二,五行相互循环资生、相互循环约制处于正常状态。第三,排除了外部力量的作用。如果这三个平衡条件不成立,哪怕其中一个条件不成立,这个正常的稳态随即受到破坏。不但如此,假如上述三个条件的全部或者其中一条发生了变动,五行的运动形式随着不同的致变原因产生不同的动变。动变的共同规律一如《黄帝内经·玉机真藏论

7、》所描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根据动变的共同规律,现将火、木、土、金、水五行的动变形式分别显示如下:"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木行受病於心火案下利(慢性菌痢)刘渡舟医案:林某某,男,52岁,1994年4月18日就诊。大便下利达一年之久,先后用多种抗菌素,收效不大。每日腹泻3~6次,呈水样便,并挟有少量脓血,伴有里急后重,腹部有压痛,以左下腹为甚,畏寒,发热(37.5℃左右)舌红,苔白

8、,脉沉弦。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少量吞噬细胞。西医诊为“慢性菌痢”。辨证:脾脏气血凝滞,木郁土中所致。治法:调脾家阴阳,疏通气血,并于土中伐木。桂枝1O克,白芍30克,炙甘草1O克,生姜1O克,大枣12枚。服汤2剂,下利次数显著减少,腹中颇觉轻松。3剂后则大便基本成形,少腹之里急消失;服至4剂则诸症霍然而瘳。按语:患痢日久,致脾胃不和,气血不调。腹泻而痛,里急后重,痛则不通,为脾家气滞血瘀之象。脾为土,肝属木,脾家气血不利,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