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47425
大小:100.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9-15
《《慧远大师--三报论》2009年大安法师讲于第六届东林寺文化夏令营(共5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慧远大师--三报论》讲记时间:2009年第六届东林寺文化夏令营开讲主讲:大安法师istheTibetanPlateaupoly.Centercityonlyapopulationofoveronemillion.Xiningislocatedinthe"Tangfangudao"andtheancient"SilkRoad"road,istheLoessPlateauandtheTibetanPlateau,agriculturalandpastoralareasand,inconjunctionwiththeMinistryofcul
2、tureandIslamicculture第1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位大德比丘!诸位营友同修!今天我们利用夏令营这个殊胜的因缘和大家一块来探讨慧远大师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三报论》。这篇论文的缘起,给大家作个介绍:自从东汉明帝以来佛教传到中国,作为一个异质文化,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儒家、道家悠远的文化传统土壤上,要移植过来,一定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碰撞、冲突、融合、到最后接纳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关于佛
3、教的义理跟我们震旦国儒道的一些本土文化的理念产生了很多的辩论。早期都是以这种冲撞、辩论的形态出现;包括这个神灭、神不灭的问题、三世因果报应问题;这个佛教的出家跟儒家的孝道之间的关系问题;真谛和俗谛的问题;华夏文明跟夷狄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都形成了种种不同的见解。但佛教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磨合当中逐步地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接受了;越辩论越能把佛教内在的真理性显发出来。我们要看的《三报论》,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辩论当中,慧远大师应这样的一个因缘来著述的。大家知道因果的问题是佛教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无论是在世间法还是出世间的修道方面,它都建立
4、在因果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因果呢?也确实很难相信。虽然我们中国上古的文化:无论是《周易》、《尚书》、四书、五经展示的有很多因果的道理。但是呢?所阐发的微言大义往往涉及不到更广阔的三世的层面;所以就使得我们许多人觉得很难自圆其说。比如说:怎么解释一个善良的人命运坎坷,一个恶人反而踌躇满志命运很好;那因果又体现在什么地方?所以《三报论》,你看慧远大师有个括号(因俗人疑善恶无瑞验作);就是由于世俗的人怀疑这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没有验证,有深刻的怀疑,由这个来做这篇论文的。他直接的一个起因:是当时有一位叫戴逵的处士,他是信佛的,也挺有学问,又叫
5、戴安公。他就从这个意义上来提出问题了,给慧远大师写了封信,说:“弟子常常去读这些佛经,佛经表示这个人生的祸和福,都来自一个人的行持上的善恶,都表示这个道理”。但是用这个道理从自己人生的经验来看,他有怀疑;说“istheTibetanPlateaupoly.Centercityonlyapopulationofoveronemillion.Xiningislocatedinthe"Tangfangudao"andtheancient"SilkRoad"road,istheLoessPlateauandtheTibetanPlateau,ag
6、riculturalandpastoralareasand,inconjunctionwiththeMinistryofcultureandIslamicculture我自己呢?从小到现在已经衰老了,我一生很善良,甚至对动物都不会伤害,也按照那个善有善报的原则去做,但是我一生却是非常潦倒,遭受种种的困苦”,所以每到晚上他就会心里很不平,想“是不是人的命运有定的”就是决定了的,“我这个修短穷达呀!自有定分”,一个人寿命长还是寿命短;一个人人生是否穷困,是否昌达;是不是有定分?定分就是原来一个概念:定命。如果有决定定命的话,那积善和积恶就没有
7、意义啰!已经决定了,我行善也不能改变,做恶也坏不到什么地方去;所以他就想“佛教讲善恶因果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仅仅是一个劝教的言语而已”就是劝化大家行善的一个原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事实。他就对这个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就作了一个《释疑论》,请慧远大师是不是在闲暇的时候给他一个回答。那慧远大师接到这封信,当时庐山聚集一批知识分子啊!所谓莲社一百二十三人中有十八高贤,有很多具有学问的人。当时十八高贤有个叫周续之,他也是早年号称神童哦!跟着大儒家范宁来学儒家,五经、五纬都能通达,称为“十经神童”,对老庄思想,对中国的上古的周礼都深有研究。然后他屡
8、次拒绝朝廷征召他做官的指令,依慧远大师专修念佛法门,慧远大师就把这封信让周续之居士进行回复。那周续之跟这个戴安公在往返的信件辩论当中,仍然不能说服戴逵;在这种情况下,而且往返的信件呢?这个戴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