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

ID:17954349

大小:28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1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_第1页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_第2页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_第3页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_第4页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中等学校 等比数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教案序号:教学内容:等比数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对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教学过程:一、引入:(1)(2)(3)2,2,2,2,2,2,2(4)观察、归纳其共同特点: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2°隐含:任一项3°q=1时,{an}为常数二、通项公式:方法二:叠乘法∵···∴···q.q·········q=qn-1(n-1)个∴由于n=

2、1时,上式成立,所以性质:三、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a1=-2,a3=-8解:2.a1=5,且2an+1=-3an解:3.a1=5,且解:以上各式相乘得:例2:一等比数列第三项与第四项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四、课堂练习:1、等比数列{an}中a1=1,q=3,求a8与an2、等比数列{an}中,a2=2,a9=32,求q.五、课后作业:P189123六、教后感等比数列教案序号:教学内容:等比数列教学目的:巩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并能运用定

3、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1、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中项。二、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等比中项:如果在a、b中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GP,则G是a、b的等比中项。(注意两解且同号两项才有等比中项)例:2与8的等比中项为G,则G2=16G=±4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2、若,则。例一:1、在等比数列,已知,,求。解:∵,∴2、在等比数列中,,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解

4、:∵,∴前七项之积3、在等比数列中,,,求,解:另解:∵是与的等比中项,∴∴练习:在等比数列中,,求q。在等比数列中,,求。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GP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类比等差数列的性质,猜测等比数列的性质,然后引导推证。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猜测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类比思想的重要性。四、课堂练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5=2,a10=10,求a152、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它们的积等于64,求这三个数。分析:解法一:按常规思路,设三个数为x,y,z则x+y+z=14x.

5、y.z=64y2=x.z让学生自己去解,体会一下未知数多的复杂运算,然后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定义出发去设数。解法二:设三个数为a、aq、aq2a+aq+aq2=14则a.aq.aq2=64易得aq=4从解法二发现中间数aq很快就求出来了,由此启发引导学生。解法三:设三数为则说明:让学生体会巧设未知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若四个数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正时,怎样设对问题求解比较方便?(常设为注意这里公比为q2)3、三数成GP,若将第三数减去32,则成AP,若将该等差数列中项减去4,又成GP,求原三数。(2,1

6、0,50或)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讲义七、教后感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序号:教学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目的: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首先来回忆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以及性质.(1)定义:(n≥2,(2)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3)性质:①成等比数列②若m+n=p+q,则探讨了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等比数

7、列的前n项和如何求?引言中提到的问题:求数列1,2,4,…262,263的各项和。即求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可表示为:①2②由②—①可得:一、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方法一:(错位相减法)由得当时,①或 ②当q=1时,方法二:(利用和式的代数特征进行恒等变形)当q≠1时,当q=1时,说明:当已知,q,n时用公式①;当已知,q,时,用公式②.(1)求和的推导方式中第1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要求掌握)第2种依赖的是借助和式的代数特征进行恒等变形(2)由Sn,an,q,a1,n

8、知三而可求二(待定系数法)。一、例题讲解例1:求等比数列的前8项和。例2:等比数列中:(1)已知求前10项和(2)已知,求前k项和例3、已知等比数列中求例4、等比数列中,一、课堂练习:课本P192练习1、2、3P1935二、小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及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三、作业四、教后感: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序号:教学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目的:巩固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