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44378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1
《初三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三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探索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初三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成为引导者,抓好讲评前、讲评中、讲评后三个环节,达到有效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讲评课;共同参与;有效教学 一、问题提出 试卷讲评课是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对平时教学起到矫正、巩固和深化作用,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尤其在下学期的复习中,试卷讲
2、评课更是常见的课型,讲评课是否高效直接决定着思想品德复习是否高效。很多时候老师讲评课喜欢自己唱独角戏,读题、分析、解答自个儿全包了。如果从头至尾都是一种讲评方法,教师一题一题报答案,学生一题一题地对答案、抄答案,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对讲评课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 二、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由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构建知识的过程包括激活以往或现有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在讲评课教学立足于三个方面:(1)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2)教学必须以学生最容易也就是最有效的方式进行。(
3、3)学习必须具有社会交换性。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有效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进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进展,是教学有无效的指标之一。有效试卷讲评课的模式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讲教学中,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讲评课的效益。 三、思想品德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讲评课的设计模式虽然不一,但要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精心进行讲评课教学设计时,必须本着科学、高效的宗旨,遵循以下的原则。 1.及时性原
4、则 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时间拖得越久则效果越差。因为时间过久,逐渐淡忘,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普遍性原则 讲评课的普遍性原则一是指存在问题的普遍性,一是指讲评起点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对于前一个方面,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试卷的前提下,找出试题中普遍存在的缺漏和失误,重点讲评,而不是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对于后一方面的问题,要求讲评的起点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受益,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使多数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3.鼓励性原则 多数学生对考
5、试是比较重视的,甚至有些紧张害怕,考得差的学生,不用老师批评,自己就已感到难堪。所以,讲评课应及时总结学生的答卷情况,应及时肯定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灵活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切忌对学生答卷中的失误埋怨、指责、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对于失误要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原因,是平时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临场的失误,是审题不当还是答题时粗心,应有区别地加以指导,帮助指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的好习惯。 4.针对性原则 对一份试卷的讲评,应把出现的问题归类、排队,同时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在答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
6、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评。对个别问题不必去浪费时间和精力,可以放在课外个别辅导。要针对出错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深入分析,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四、有效试卷讲评课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讲评课前师生共同诊断 1.教师宏观诊断 教师首先做好对试卷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一份好的试卷分析,从宏观上讲,要包括对题目的分析评价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评价;从微观上讲,要对该试卷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的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哪些出错率较高、哪些出错率较低进行统计分析,查明原因,归类集中,以便在讲评时分清轻重缓急,从而使试卷讲评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
7、也为进一步选题,跟进训练找到了根据。 2.学生自主诊断 对于期末考、中考前的一模、二模等典型的大型考试,让学生填写自我诊断表,它包含以下内容:分值、错因分析、考前复习、考试过程、今后设想等,通过这样的诊断,既让学生看到自己可能达到的目标,又可以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有明显作用:首先,学生认真地自我诊断往往能得到最真切、最具体的反馈。多次考试后,学生把每次的“分析表”一起总结,便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努力方向。其次,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析表”进行分析,便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时的习惯、心态以及知识能力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
8、中“对症下药”。再次,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