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58261
大小:596.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1
《从家训看中国传统家庭经济观念的演变——以宋代社会为中心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蠲黥M⋯托万方数据从家训看中国传统家庭经济观念的演变——以宋代社会为中心的分析枥牮遥(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摘要: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财和分居析产思想的矛盾与并存,表明其时经济观念变化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冲击。关键词:家训;家庭经济观念;田产权;财产权中图分类号:F12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78X(2006)04—0125—
2、07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除了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外还必须组织和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方面的经营活动与家庭收益活动,因此经济活动是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封建家长的“垂涕衷言”[1],是写给后代子孙的教育读本,也是传统家庭表述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因此家训所反映的经济观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此,本文拟从宋代以后的各类家庭的家训分析,探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经济观念的演变。经济问题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任何一个家庭特别是地主家庭来说可能高于政治问题。因此,如何保持家庭的财产不至于衰败,是每一个家庭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对于传统家庭来
3、说,土地不单是一种经济资源,它更是财富的表现。土地问题是封建家庭最为重视的问题。第一,封建士大夫阶层在封建家训中十分重视田界和田产私有权的确定。田界问题在宋代以前的家庭训条中很少涉及到。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田产界至宜分明”[2](“治家”)成为家训中作者经常强调的基本训条。为了防止因田地疆界不明确而引起土地所有权方面的争执,家训的作者认为家长应该以熟悉并明确“家传田地山林界线”为重要职责,或者须“亲身踏勘”私有土地,并且劝谕后代子孙管理田庄事务应该“第一当知田界”[3]。从理论上说,要保证土地的私有权力,首先必须确定土地的疆界范围,因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
4、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它一切人的、只服从个人意志的领域”[4](卷25,P695)。而在宋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小地主阶层的进一步壮大,划分明确土地私有权的矛盾,不收稿日期:2006—05—12作者简介:杨华星(1975一),男,四川剑阁人,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25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行处理,估计的结果如下:表2:cO变换之后的估计结果解释变量CoemcientStd.EnDrt—StatisticConst帅tC1G2MAR(1)MA(1)8.067O.080O.1890.106O.
5、9540.9971.4600.028O.1070.0460.0280.2065.5272.9061.7662.29034.0384、841R一8quared0.999AdjustedR—squared0.998S.E.ofregressionO.021Sumsquaredresid0.006L09likelihood49.769Durbin—Watsonstat1.824MeandependentvarS.D.dependentvarA-Icaikeinf
6、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Prob(F—statistic)经
7、过AcF和PACF分析,发现序列存在一个AR(1)和MA(1)过程,但是序列平稳(ADF检验),所以取ARMA(1,1)校正,回归结果显示Dw=824208;非常接近2的正常值域,并且噪音也本为白噪音(图形),可以接受回归结果。校正后发现gl和92都在5%上显著为正,对GDP动有明显的作用。下面是非结构建模。因为存在协整关系,使用VEC(VectorEmrCoHectionEstimates)观察影响路径,得到一回归结果。对于结果的解释借助于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020100..01-,02..03.,,.‘,。,·‘√·r。7一、、、、~‘、、、、、、、、、‘.
8、,,.√,,....···。·-·‘\\、、二:.3‘5678910图2:脉冲响应函数图根据脉冲响应函影响的周期行为和路击可以使得GDP有1数图,可以看到G1对GDP径。G1增加1个标准差冲个持续6年的增长周期,基础设施投资流GDP的贡献大致在第2年显示,在第4年达到峰顶。参考文献:[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高铁梅.我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动态分析[J].世界经济,2002(2).[3]娄洪.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长期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