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ID:17002383

大小:3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26

上传者:U-5097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服务,教学实效不高。过多的提问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压抑了思维的火花,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提问没有精心准备,无目的,随心所欲。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琐碎频繁,不分主次。一连串的一问一答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时间思考。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有些老师在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这样的提问往往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也会让学生体会思考的乐趣,长期下去,学生便会渐渐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四)急于评价,消极反馈。有人认为教师相当于舞台表演者,只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投入地教就可以,于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便会为了课堂的顺利,一味追求所谓标准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不符,教师自身不能立即抓住重点、作出正确判断,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也未能给予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便草草作出评价“恩,好的。”或做“有错推断”,接下来也没有后续的解释或说明。这种评价处理简单化,几乎没有指导意义,反而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消极的反馈作用,打断了其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陷入不明所以的境地,属于消极的反馈。这些做法完全忽视了与学生的双向交流,置学生的即时反应于不顾,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这种课看起来很顺利完美,但从对学生双基的培养来看,学生缺乏自主的空间,无意中扩大了教师指导的面,提问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讲授,失去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功能。  (五)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一些教师上课时担心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答不出、答不准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假若教师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的话,就应该给他们每个人以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体验成功中热爱学习。  (六)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知识外,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问学问,边学边问”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质疑,是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提问,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兴趣,培养能力。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或者根本就没有给学生自己提问的机会,于是学生便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这种做法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解决问题的“能手”,却埋没了一批能提问题的“高手”。二、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原因  1、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对此很多教师理解为教师在一堂课中讲得越少越好,应该让学生多讲,教师讲多了又成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出现了主观上希望通过课堂提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实质上则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用“提问”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想要说的答案,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把“问答”当作“对话”。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则是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似乎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但师生、生生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交流和互动。“对话”也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2、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听课过程中还发现,许多教师在讲解例题和习题的时候,所提的问题主要是记忆性的提问,而且往往是针对知识点就题论题发问,所提的问题缺乏深度、梯度和广度,缺乏适度的拓展、变式和延伸。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入,没有把握好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造成的。在备课活动中,也经常遇到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错误的时候。  3、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调查发现,比较多的教师缺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方面的研究。他们的提问往往只是为了教学的必要,或者说是在履行新课程所提倡的精神,但他们并没有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提问之前并未能仔细揣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  4、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  对问题的设计是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至于提问是否具有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自己也没有去思考。因而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表述含糊,指向性不明,学生听了不知所云,甚至偶尔还会出现科学性错误,更谈不上提问的艺术性了。提问也仅停留在针对知识点的发问,忽略了提问中的人文意义,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没有把提问的着重点从“问题”转移到“人”上来,出现“徒劳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一)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要素  1、针对性原则  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来设计。一问重点,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词语来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学生进一步解答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二问盲点,盲点即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在解决问题中又往往会影响人们正确思维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盲点。三问模糊点,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学生的模糊认识必须予以澄清。如可设计对比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自觉地一步步陷入明显的谬误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失误之处。对模糊点进行恰当的设问,往往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四问发散点,发散性设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  2、层次性原则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围绕教学目的,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其基本要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终取得原问题的解决。例如视频《体育中的数学》里的问题,为了认识方队,他设计了下列子问题:  (1)12人可以设计出长方形队形吗?  (2)36人可以设计出不同队形吗?  (3)这么多方法,哪一种最特别?  (4)你能举出一个方队的例子吗?(5)组成方队要什么要求?  。。。。。。  3、趣味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兴趣,因此如果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例如,在讲“面积单位的进率”时,老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问:一平方米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里有会多少个平方分米呢?再让孩子们剪一剪面积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边贴边数。这个问题取自学生身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马上能解决,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因提问而“卡壳”。这就是由于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提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致。思维的本质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课堂提问如果缺少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形成虚假的课堂气氛活泼,就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避免这种情况,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  1、难易适度原则  课堂提问的问题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问题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提问的难易度。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也不能直奔“未知区”,应该在“已知区”与“未知区”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找提问的切入点。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的内容,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及其证明。然后提出问题:若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会有哪些情况出现?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及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出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及推论是外分线段,以及在切线上定理中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人和提问,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同时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2、精练性原则  一堂课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教学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就难于突出。有专家指出,单一的课堂提问弊大于利,有的教师一节课中竟有100多次提问,且都是一些浅易的问题,如“是不是”、“懂不懂”等,甚至教师自问自答。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般,学生一节课中只能集中精神25~35分钟。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问题,形成紧凑有效的问题链,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教师的提问次数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切忌过滥。  3、满足需要原则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老师的提问往往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急躁、没有耐心,提问后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学生思想开小差了,老师冷不丁地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这种带有惩罚性的提问不仅有损这个学生的自尊,也会削减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尊重学生,力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1、正面鼓励原则  对学生的答问进行积极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评价要及时,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而且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点评时对学生答问的正确性应有明确的表示,答问有差错的要及时纠正,答问表达不清的应给出示范,对创造性的答问应给予表扬。点评时应多鼓励少批评。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及时发现“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向老师提问,形成“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学生问,教师答”的局面。  2、面向全体原则  提问要面向全体,不要专门针对个别或部分学生。有的教师喜欢采用向一横排或一竖排学生提问的方式,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会认为“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不再关心。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前期准备扎实1、备教材要“懂、透、化”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二)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善待”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三)设问技巧  1、在梗阻处引问。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狭长地段时,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笔者曾听过一节“送教下乡”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的课,课题是《按比例分配》(复习),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本书,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自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都是把180本书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本书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提问,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80当成了相差数。  2、在尝试后导问。  在平时的课堂调研中,常见到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前,怕学生出错或思维不严密,总喜欢暗示几句,并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其实,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受挫愈深,得益愈丰。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发现问题后再引导。如二年级《认识直角》一课,老师组织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当老师行间巡视捕捉到学生画的直角都是一条边水平而另一条边竖直时,教师风趣地问道:“直角都一定是这个姿势吗?”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又画出了一些不同姿势的直角,从而对直角这一概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3、在起步时探问。  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知识或方法时,适宜放慢速度,在难点处不妨以探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四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画图的策略帮助解题,初次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虽然只要画出草图,但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所作的草图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解题才有帮助。所以,画图时应依据题目中的数据确定所作线段的大致长度,这是学生画图的难点,也是纠正学生平时随意作图的良机。怎样让学生注意到这一问题呢?教师在指导作图时,应小步前行,可以试探地问学生:“长增加了3米,画多长呢?”,“画这么长合适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比8的一半短一点。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先想后画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4、在关键处点问。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记忆不够持久。教学时,教师可在关键处进行提问,以突出重点。如“数对”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后,结合方格图,教师可提问:“数对(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点吗?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示同一列或同一行的几个点的位置的数对,提问他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以加深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共同体”对话的桥梁,让“质疑问难”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成为课堂提问的精彩一环,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