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代文言小说_诗化_的文学史意义_兼评邱昌员_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8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第五期JournalofGannanNormalUniversityOct.2008·文学研究·唐代文言小说“诗化”的文学史意义3———兼评邱昌员《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李时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摘要:唐代“诗入小说”所导致的文言小说“诗化”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是将“诗歌”的种种“文学特质”带入了传统的“史书叙事”,从而促进了中国叙事艺术的发展,并最终完成了由“史传”向“文学”的蜕变,导致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成熟和小说创作高峰的出现。邱昌员的《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拓展,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关键词:
2、唐代;文言小说;诗化;文学史意义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332(2008)05-0045-05文学作品与“史书”的基本区别在于,史书以记描写,与传统的神仙传记及志怪书判然有别①。清录社会历史进程、历史事实为宗旨(不管其实际上人章学诚《文史通义》之所以说唐人小说“大抵情钟是否符合历史实际,是否有虚构和想象),而文学作男女,不外离合悲欢”(《文史通义·内篇》),就是因品则以表达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感情情绪和心理为为唐人小说中不少著名的作品往往以男女情事为题职能。《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宋人严材,主要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胡应麟谓羽《沧浪诗话
3、》说:“诗者,吟咏情性也。”作为人类最唐人小说所写“闺阁事咸绰有情致”(《少室山房笔早文学样式的诗歌就是以情感化为标识的,或者说丛》卷三六),前人所谓唐人小说“小小情事,y惋欲“情感化”是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所以唐代文言小绝”(《唐人说荟·凡例》),也是用情感性来概括这说的“诗化”,首先是大多数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些小说的。唐人情爱小说中的杰作即使不穿插诗叙事,都像诗一样,具有文学作品的“情感化”特征,歌,也往往表现出浓郁的情思。如《霍小玉传》中没即像诗歌一样使用文学性质的“感性表达方式”抒有一首诗,但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展开过程实际上发作者的感情情绪,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不仅有清就是其情绪心
4、理的变化,并在人物从忧怅惘到哀晰可见的形象,还有一种感情情绪的流动。怨愤恨的情感活动中完成其性格的塑造。唐代文言唐代文言小说中大量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品,自小说对男女情爱描写的特殊关注,是史传及其衍出然是对唐代文言小说情感化特征的最好说明。大约的各种史书之属的叙事作品中都不曾有过的现象,贞元、元和时唐代文言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也即也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现了小说创作把生活结单篇小说创作的高潮中,从《离魂记》开始,然后是构深化为情感结构的审美自觉。《任氏传》、《枕中记》、《洞庭灵姻传》、《柳氏传》、与史书重在叙写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同,唐代《李娃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李章武传》、
5、文言小说大多取材于作者所能感知和体验的现实生《长恨歌传》,十篇杰构中竟有八篇写到男女情爱。不仅是单篇小说,唐代文言小说集中也有大量作品活,即使涉及到政治人物、历史人物,也往往着眼其写到男女情爱。比如晚唐代杰出的小说家裴铏喜欢感情生活,表现其情感历程。比如陈鸿的《长恨歌神仙之说,他的小说集《传奇》34篇作品中写的最多传》写到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者并没有花费笔墨去的是神仙精怪故事,但即使是这些神仙精怪故事,也陈述和评价玄宗的历史功过,“安史之乱”这样重要多数涉及到情爱内容,注重对小说人物“人情化”的的历史事件,在小说中也仅仅是作为背景来交待,突3收稿日期:2008-07-11作者简介:李时人(1
6、949-),辽宁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①按:裴铏生活于晚唐藩镇割据的时代,官至节度使,所以他的小说《虬须客传》、《聂隐娘》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前者认同李唐王朝的正统地位,后者对藩镇割据执否定态度,但作品中更多的是仙道题材。46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出描写的只是李、杨二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是生死离异,各尽见闻”(李公佐《庐江冯媪传》),“淹留佛别、仙凡远隔后的思念之情。陈鸿的散文叙事配以寺,征异话奇”(李公佐《古岳渎经》),说明这些小说白居易的长歌,流淌于其中的完全是一个“情”字,本来就有佐助
7、谈笑、愉悦宾朋的功能。另外还有不不管人们对李、杨之情作如何评价,都无法否定这篇少小说创作更是完全是出自个人的兴趣,如牛僧孺小说是以“情”字为核心的。晚唐李玫的《许生》有以将相之尊创作小说,他的《玄怪录》40来篇小说却着明显的政治倾向,对文宗朝“甘露四相”的遭遇表多写求仙问道、仙凡偶遇,甚至有好几篇假托异物吟示深切的同情,但并没有叙述“甘露之变”,亦没有咏歌唱来结撰故事,极尽想象之能事,施以藻思而不对这一事件发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