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

ID:16789648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4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_第1页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_第2页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_第3页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_第4页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幼儿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索长清但菲*通讯作者:但菲,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E-mail:danfeier_2003@163.com(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沈阳,110034)[摘要]“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幼儿园教学的本质与教学本质具有同一性,但也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园教学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学的目的,深入领会和掌握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交往理论认为幼儿园教学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交往过程。[关键词]交往理论;幼儿园教学

2、本质在现代哲学视野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提出了一般社会交往理论,并分析指出,人类的生命活动或实践活动总是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1]。其中,前一个方面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生产;后一个方面则表现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交往。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而且,人类社会生产是以人的交往为前提和纽带的,交往是人的本质、功能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和实现的平台,是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另一位对交往理论颇有建树的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不仅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

3、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它实质上是行为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而达到共识、和谐的行为[2]。因此,不论是马克思的一般社会交往理论,还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两者都承认交往过程中的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交往使人与人、人与整个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不断加深和实现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属性。一、交往的特征首先,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交互共生状态。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作为活动的主体,两者具

4、有相互依存性和统一性,主体间性是在交往活动中生成的。对于交往的双方关系来说,不能简单地认为交往就是“主体A→主体B”或是“主体A→客体→主体B”的单向作用关系,只能说是以相互依存的主体与主体关系为前提,以共同的客体为对象的多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图式应是“主体AD客体D主体B”的互动关系。因此,交往的主体间性就是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

5、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在特定关系前提和共同客体对象的限定范围内,使交往主体形成相互“理解”和非强迫性的“共识”[3]。其次,交往具有活动性和关系性。交往既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建构的活动性范畴,又是一个包含交往双方的关系性范畴[4]。交往不仅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形式,它本身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存在,是交往主体借助一定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体。就其动态的双向建构活动来说

6、,交往不仅实现了交往双方主体性的建构,同时也使交往活动本身得到建构和完善,历史性地完成了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建构;就其相互之间全面的内部关系来说,交往活动又是作为能动主体的人以他人作为实现主体本质力量的客观对象所展开的对象化活动[5]。再次,交往还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不仅是交往的媒介与内容,同时也是交往的现实来源与结果。共同的语言和生活则是交往成为可能的重要媒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实现某种社会文化的传递、交流和建构是交往的最终目的和追求。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正是通过历史的纵向交往传递活动与现实的横向交往传播活动得以保存和延

7、续,使人类逐步摆脱原始自然属性的局限,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人与文明人靠近,以求更和谐、更完美个体和社会的实现。一、交往与教学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基础的。教学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与文明传承的特殊活动,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教学过程成为人类交往活动在学校这一特殊社会情境下的一种特殊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有效的教学交往,就没有高效的学校教育。对于教学概念的理解,从不同主体,或者教和学各自的侧重点来解释,就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指称和用法,如:指称“教”的“教学”、指称“学”的教学

8、、指称“教”和“学”协同活动的“教学”、指称“教学生学”的“教学”[6]。然而,基于交往理论来理解教学,我们不能否认“教学”包含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即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协同、互动与有机统一。两组关系是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