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80616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10
《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探究劳动就业与工会维权工作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1]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工会作为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合法代表,维护职工就业权是首要的任务。面对客观的
2、劳动就业局势,工会应当密切关注劳动就业的发展态势,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并在劳动就业方面提出并实施合理可行的相关主张。 一、改革发展中的劳动就业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党和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目标看,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劳动就业市场化的进程在日益加快。 第一,就业方针
3、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就业和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980年8月,政府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方针调整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为了适应新时期就业工作的需要,1998年,政府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实现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第二,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2002年,中国人口总量增长了%,同期城乡就业的总量从40152万人增长为73740万
4、人。劳动就业总量增长了%,24年总计增加就业人口33588万,其中城镇增加了15266万人[2],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持续地创造劳动就业岗位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城乡就业结构、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城镇就业人员的所有制单位分布结构等均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就业特征。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看,已经从∶∶转变为∶∶。 第三,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成为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催化剂,逐步确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的独立地位,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就业岗位。
5、市场工资率逐步成为引导劳动力合理配置的价格信号。劳动力市场服务中介日益规范化。在就业市场化趋势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为主干,以行业主管部门、社团组织及其他法人实体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多层次、多类型、广覆盖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基金、保障制度日益规范化、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998年
6、以来,政府采取了“两个确保”的措施,即确保国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从1998—2001年,累计为2400万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800多亿元,同时累计发放养老金6700多亿元[3]。为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强了社会经济的有序性。 二、就业环境变化对工会工作的挑战 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加入WTO后,在劳动领域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从劳动就业环境以及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角度看,目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7、第一,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日趋明显。劳动力供给量大大超过劳动力需求量,这是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首要问题。根据预测,仅在“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4]也就是说,“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有1600万新增就业人口。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民经济增量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呈下降态势。根据统计资料计算,1980—1989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而1990—1999年已下降为(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有关资料计算所得。)。同时,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
8、的拉动力减弱,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亦不断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2001年为%[5]。受人口增长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克服,因而劳动力供给一方在劳动关系中基本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入世”后,我国将大幅度削减关税,大范围开放国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