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35142
大小:14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7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三、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第二节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皮古的同学。他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1)交易性需求;2)预防性需求;3)投机性需求。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1、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受其他一些
2、次要因素的影响,但它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2、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偶然支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预防性需求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3、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凯恩斯假定人们持有资产的两种类型:1)货币;2)生息资产(债券)。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3、。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他认为人们的投机需求,实际就是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结果。3、投机性需求影响货币与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两个因素:1)货币收益率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的比较生息资产收益率可简单地以市场利率水平代替;而货币的收益率一般为零,故利率水平越高,持币的机会成本越高。结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跟利率成反向关系。3、投机性需求2)生息资产的预期报酬率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是影响生息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息资产的预期收益包括预期资本损益和利息两部分,二
4、者都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如果未来的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很可能会导致既定利息收入(往往是固定的)小于资本损失。综上所述,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两个因素:①当前的利率水平;②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个人及社会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iie00L2i0L2个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社会的总投机性货币需求d个人预期的正常利率水平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d=L1(Y)+L2(i)dL1/dY>0dL2/di<0其中:Md为货币需求L1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Y为收入i为利率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
5、数图示利率货币需求0利率货币需求L1L2L1+L20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同收入成正向关系,与利率成反向关系。(注意:名义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由于凯恩斯理论中包含了“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从而得出了一系列与货币数量论不同的结论。三、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首先、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其次、在货币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必然有较大的波动。根据交易方程式:MV=PY,在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条件下,即Md=M,由MdV=PY,从中
6、可得:V=PY/Md=PY/[L1(Y)+L2(i)]由此不难看出,当货币需求波动时,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产生波动。最后、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货币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系,因而名义收入完全由货币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论观点就不能成立。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1、政策依据凯恩斯认为其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目标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利息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其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所决定;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在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人们持有的货币多于其意愿持
7、有的水平,从而导致对债券的购买,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便会下降;反之,利息率会上升;一旦当利息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益,便会引发投资的增加,再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2、货币政策无效的原因①流动性陷阱:是指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人们一致认为未来的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会下降,从而导致无人持有债券而都持有货币的现象(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流动性陷阱图示利率i货币供求量M0货币需求曲线流动性陷阱iamMsMsMs2、货币政策无效的原因②投资陷阱:是指即使利率水平很低
8、,但由于投资者预期的资本边际收益率更低,从而导致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解决的办法是采取财政政策,利用政府的财政支出直接投资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