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67836
大小:5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5
《2014年高考复习备考指导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备考指导意见一、教学时间2012级备考复习工作从2014年8月——2015年6月初。其中,上学期期中考试于2014年11月中旬进行,上学期期末考试约于14年十二月(阴历)21、22进行,一轮验收考试于2015年4月上旬(阴历2月初)进行,二轮验收于15年5月上旬进行。二、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教学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狠抓教学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凝心聚力,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2015年高考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让社会各界满意。三、教学工作对2015年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提出如下五点要求:一是研究“两纲一题”(即《考试说明》、《课程
2、标准》、高考题),全面计划;二是打好基础,严格把关;三是培优补差,全面提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备考;五是科学备考,提高质量。(一)研究“两纲一题”,全面计划1、以两纲为纲,总揽高三复习备考.浙江省考试院每年颁布的《考试说明》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复习的指南。各学科的《考试说明》对高考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个性品质要求都有详细的界定,对试卷设计、试题命制、考试范围、试卷结构有具体规定。研究考试说明的目的是要以此为指南,结合生源实际、备考目标,科学合理安排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达到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最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和成效。⑴
3、《考试说明》年年在变,每年都有小的变化。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学习,要搞清“为什么变”、“变什么”、“怎么变”的问题。准确把握考查内容的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对命题方向的预测。①要做到:要把《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结合起来学;新、旧《考试说明》对比学;《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样题结合起来学;《考试说明》与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评价结合起来学,真正领悟考试说明的精神,把握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大方向,使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16②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使用考试说明,从而对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有一定客观
4、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避免做无用功,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③《考试说明》年年有变化,但变化的趋向离不开;知识难度逐年减小,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其基本知识结构不会变,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变。所以,研究不能一味求新索异,而应该从考纲的整体修订的立意来分析。⑵研究《考试说明》还要结合省考试院对各学科的考试分析。对各学科上年的试题质量的分析,有可能是下年高考命题的方向和显著变化点,答卷分析则可能是高考命题的技术操作点。①研究《考试说明》是手段,正确使用好考试说明才是目的。检验是否使
5、用好了考试说明,就看我们的复习备考是不是将考试说明得到具体化,落实在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考试说明的具体化,就是要将《考试说明》、《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系列化,每个考点题目化,考试热点明朗化,题目解答技能化,能力要求品质化。2、认真研制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程.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⑴高三复习要有复习计划。高三复习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复习计划为备考工作开了个好头。大量的事实表明:有的老师提前将基础知识复习完,然后轮番地、不厌其烦地加强巩固,高考取得了好成绩;
6、而有的老师则有计划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基础夯实,即使在模拟考试中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最后的高考出乎意料地得到好成绩。⑵研制复习计划。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是好计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是认真研究后才制订了复习计划,则是好的计划研制的基本规则。复习计划中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①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②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16③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④整
7、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⑤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⑥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打好基础,严格把关1、加强基础教学,把好学科知识关.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是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复习的环节,是高考复习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面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铺平道路,为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奠定稳固的基础。所以,这一论的复习对整个高考产生的影响最重要也最基本。
8、第一轮复习要坚持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1)搞好基本环节,优化复习过程。课堂教学是备考复习的主要手段,课内外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