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

ID:15751651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  摘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帮助少数民族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突破的难点和重点。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特殊性,从思想意识、个体素质、经济及制度因素四方面剖析了影响其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127.8;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

2、3)19-4823-04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怎样把农村中潜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据相关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拥有农村剩余劳动力219.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3.77%,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南疆四地州占90%以上[1]。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农民增收困难,转移就业渠道狭窄;二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大,2011年达到2.85∶1,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当前,

3、新疆正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地区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找适合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分析  “十一五”期间,新疆共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万人次,劳务创收190亿元,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211.46万人次,全区人均增收416元,劳务创收占人均收入的39%,增加了农民收入,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1]。与此同时,

4、还存在新疆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依然较大,少数民族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偏低,就业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此外,新疆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环境也比较差。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与一般的农民工问题有共性但也有其特性,受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烙印[2]。  1.1以区内转移为主,呈现区内转移与区外输出并重的发展趋势  2002年以后新疆开始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由疆内转移向疆外转移转变,

5、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格局。由于语言和风俗习惯及自身素质的限制,少数民族劳动力90%选择在新疆内就业,跨区流动比较少。区内转移就业多数集中在农业、建筑、运输和服务等行业;跨区转移就业则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此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内地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疆,区外劳动力则大量流入新疆大中城市服务行业,其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2人力资本状况普遍较低  目前,参与转移就业的务工人员主流是年龄在20~30岁的人员,以历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居多,女性

6、占转移人员总数的80%以上,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能力也较快,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和就业。但由于受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和城市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的服装、纺织、零售、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其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同时,以简单体力型劳动和劳动服务业为主要特征,以体力、青春乃至健康为筹码的就业形式决定了其就业年限极其有限,双重原因使得其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回流性[3]。而那些40~50岁的年龄较大的人员,因面临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问题,且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外出转移就业难度

7、较大。  1.3城镇的“拉力”不足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推”、“拉”效应。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生产部门转移,与此同时,南疆地区普遍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维吾尔族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迫使维吾尔族农(牧)民外出打工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压力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目前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南疆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转移到县内者仅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

8、总体来看,来自城镇的“拉”力远远不够。  1.4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并驾齐驱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语言障碍而缺少岗位技能培训,劳动技能非常欠缺。因此,政府和相关中介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从汉语语言、就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旨在为企业提供合格产业工人。据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新疆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学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