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BT10093-1992红枣贮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红枣贮存SB/T10093-92━━━━━━━━━━━━━━━━━━━━━━━━━━━━━━━━━━━━━━━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枣贮存的入库质量要求、贮存技术、贮存期限及损耗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大、小两类红枣在通风贮藏库内贮存。2引用标准GB5835红枣3术语3.1通风贮藏库指利用通风调节库内温湿度,进行果品贮存的仓库。3.2自然损耗红枣在贮存期间水分和干物质的损失。3.3腐烂损耗红枣在贮存期间由微生物侵染果实所致的损耗。3.4软潮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造成贮存的红枣含水率增加,组织结构发生膨胀软化的一种现象。4分类按照GB5835中的
2、规定执行。5入库质量要求用于贮存的红枣质量应符合GB5835中的各项指标。6贮存技术6.1库房要求与准备6.1.1禁止红枣与有毒、有污染和易潮解、易串味的商品混贮。6.1.2库房应凉爽干燥并具备良好通风条件。6.1.3库房门内应设不低于0.5m高的插板,进气孔、排气孔、窗户应设纱罩。6.1.4贮存前应对库房进行灭菌与防虫处理,所用药物和做法见附录A。6.1.5仓库在接到入库通知单后,即应确定存放货位,准备好苫垫用品,检验仪器、度量衡器等。6.1.6红枣入库前必须将库内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其适宜的温湿度见本标准6.3。6.2入库要求6.2.1根据不同包装合理安排货位。其堆码形式、高度、垫木
3、和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隔应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6.2.2按品种、等级分垛堆码,有效空间贮存密度不应超过250kg/m**3,起架或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量,堆码高度袋装一般不超过6层,箱装依包装物耐压强度而定。6.2.3码垛可按横三竖二的方法定底堆码,垛底、垛顶做防潮处理。入库整理后要及时填写平面货位图、悬挂货位标签。6.2.4货位堆码6.2.4.1墙距〉0.3m。6.2.4.2顶距〉0.3m。6.2.4.3垛距〉0.5m。6.2.4.4灯距〉0.5m。6.2.4.5柱距〉0.1m。6.2.4.6库内通道宽〉1.5m。6.2.4.7堆底垫木高度〉0.2m。6.3适宜贮存条件6
4、.3.1温度不高于25℃。6.3.2相对湿度55~70%。6.4温湿度管理6.4.1通风换气当贮存红枣的库内温湿度高于规定范围时,可结合库外自然风力,风向适当通风换气。6.4.2倒垛通风对长期贮存的红枣,应定期上下翻倒货垛,变换红枣停贮位置。一般地区3~5个月倒垛一次,暖湿地区每月倒垛一次。6.4.3晾晒与吸湿当贮存的红枣有软潮现象时,即应检测红枣含水率,如果含水率超标时,应及时采取晾晒或吸湿措施。6.4.3.1晾晒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进行。6.4.3.2吸湿6.4.3.2.1吸湿剂氯化钙、氧化钙、硅胶、木炭等。6.4.3.2.2安放位置在不影响贮存货位的情况下,可放置在库内四边角或库内潮湿严
5、重部位。放置后要勤检查,当吸湿剂吸到饱和时应立即更换,直到库内相对湿度达标为止。6.4.3.2.3吸湿剂用量根据仓库体积和不同吸湿剂的吸湿能力(见附录C)换算,其吸湿剂的用量按下式(1)计算:V(a-a1)X=━━━━━━━.........................(1)S式中:X━━吸湿剂用量,kg;V━━仓库体积,m**3;a━━当时库内绝对湿度,g/m**3;a1━━库内要求绝对湿度,g/m**3;S━━吸湿能力,g/kg。注:绝对湿度可查附录B(空气湿度换算表)。7贮存期限及损耗指标7.1贮存期限以不影响红枣质量标准为度,一般贮存期限8个月(当年11月至翌年6月)。7.2损耗
6、指标贮存8个月无腐烂损耗,自然损耗率累计大枣不超过3.5%,小枣不超过4.5%。8检验方法8.1检重以扦样量单件称重的平均数量乘以该批红枣入库总件数为受检重量。8.2损耗检验8.2.1仪器台秤(误差±1.0d)8.2.2检验程序将扦取的受检样品逐件称重后,做好记录放回原位并注标记,以备复查其损耗结果应根据记录结果按下式(2)计算:W-W1X1=━━━━━×100%.....................(2)W式中:X1━━损耗率,%;W━━受检红枣入库时总重量,kg;W1━━受检红枣总重量,kg。8.3等级、规格和质量检验按照GB5835中有关规定执行。8.4温湿度检验8.4.1温度检验
7、库内温度可以连续或间歇接地检验,可采用温度自记仪或使用温度计进行人工定时观测。8.4.1.1仪器8.4.1.1.1温度计(误差±0.5℃)。8.4.1.1.2温度自记仪(误差±0.5℃)。8.4.1.2测温点的选择和记录温度计应放置在不受冷凝、异常气流、辐射、震动和冲击的地方。悬挂高度1.5m上下,以能平视观测为宜。测温点的多少视库容定(应包含射流起始回流点)。每次测量都应详细记录,其数值以不同测温点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