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42774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供给模式研究----------积极推进民办公助投入机制摘要:党中央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目标。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事业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和增加灌溉面积的保障措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某些现实因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相对滞后。为了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科学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笔者认
2、为在诸多措施中,“民办公助”是解决投入不足、提高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投资和管理小型水利积极性的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关键词:民办公助机制农村小型水利事业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共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约2000万处,这些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国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一段时期,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由国家或集体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建成后主要由村集体负责管理,满足村里的用水需要。这种投资、经营
3、和管理体制和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是相适应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仅有23893万亩,而在1980年时已经达到了73332万亩,这期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2倍多。但是,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产权主体缺位、工程管护责任不明等原因,造成了已有的小型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老化失修、损坏严重和效益衰减,而且,改革之后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由于财力的限制,集体或基层政府来维持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转已经很困难,建设新的小型水利
4、工程更是难上加难。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民自发提供小型水利工程的民间行为,这些民间供给活动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强了工程管理,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地调动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据统计,在2006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户对水利固定资产的投资完成额达到了28.4亿元,约占全国农村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37.4亿元)的2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5、农业仍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滞后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总量不足,而且质量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为边设计、边施工、边受益的“三边”工程,设计标准低,工程设施简陋,田间工程配套差,“大马拉小车”、提水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80%以上的机电设备为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大致在7.0度/ktm左右,渠道水利用率低,工程质量、完好率和安全运行率达不到运行规范标
6、准,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2原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设施建设年代久远,毁损程度较高。许多工程长期以来受自然作用力(如风蚀、水蚀、地震等)影响,加之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经费,工程得不到及时修缮,小隐患变大隐患,小问题引发大问题。自然毁损数量不断增多,老化失修十分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管理不善,人为损坏较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去均由乡(镇)村社集体或个人管理,工程设施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管理不善,因人事变动造成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难以落实。由于责任不
7、明确、管理主体缺位、资金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自然和人为损坏工程设施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取消了“两工”,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维修养护都面临严峻的局面。水利工程处于建、管、用相脱节,有人用、无人管或乡、村管理松散的状况,缺乏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保障措施,一些设施无人看管,设施被盗、土建设备人为破坏,争抢水源挖断沟渠等情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水利工程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工程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等问题比较突出。3旧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与当今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很多设施建成后疏于管理,使用效率不高。水利政策法规宣传不
8、到位,农民对民办公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认识模糊,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各级水利部门对水利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宣传很重视,每年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集中宣传,但宣传的深度、广度远远不够,相当一些干部和农民对“民办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