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ID:15498604

大小:454.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03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_第1页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_第2页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_第3页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_第4页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消毒灭菌常用术语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4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清洁(cleaning):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无菌(asepsis)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无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第一节消毒灭菌的方法一、

2、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高温杀灭细菌6干热灭菌法红外线---波长0.71000m的电磁波产生热效应。焚烧----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烧灼----接种环、试管口干烤----加热160-180℃2小时或250℃30min干热灭菌法7湿热灭菌法加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耐高温、耐湿物品,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衣、手术器械等不耐高温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61.1~62.8℃30min杀灭特定致病菌。牛奶、酒类消毒8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

3、热灭菌效果好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高压蒸汽灭菌器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二)辐射杀菌法1.紫外线2.电离辐射3.微波(三)滤过除菌法1.滤菌器:液体除菌★2.空气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四)干燥与低温抑菌★11杀菌机理: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紫外线穿透力较弱特点:应用范围: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12滤器和层流室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一)高效消毒剂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消毒剂;3.醛类消毒剂;4.环氧

4、乙烷(二)中效消毒剂1.含碘消毒剂;2.醇类消毒剂(三)低效消毒剂1.季铵盐类;2.氯已定;3.高锰酸钾15一、消毒剂的主要种类类别作用机制常用种类酚类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石炭酸醇类蛋白变性乙醇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高锰酸甲重金属盐氧化、蛋白酶变性红汞、硫柳汞烷化剂对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烷化作用甲醛、环氧乙烷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新洁而灭染料干扰氧化、抑制繁殖龙胆紫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第二节消毒灭菌的运用(一)高危器械物品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所有这些物品都应该灭菌。(二)中危器械物品用时不进入无菌组

5、织但接触黏膜的器械。采用消毒即可。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18(三)低危器械物品只接触未损伤皮肤但不进入无菌组织和不接触黏膜的物品。一般用后清洗、消毒即可。(四)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1.物理消毒法①紫外线照射:(1.5W/m3,1h)最常用;②滤过除菌:空气通过孔径小于0.2μm的高效过滤装置以除去细菌和带菌尘埃。202.化学消毒法包括化学消毒剂喷雾和熏蒸:①过氧乙酸喷雾、熏蒸;②过氧化氢喷雾;③二氧化氯溶液喷洒;④中草药点燃烟熏。21(三)手和皮肤的消毒用肥皂和流动水经常并正确洗手病

6、原微生物污染时应用消毒剂消毒。(四)黏膜的消毒(五)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六)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七)饮水的消毒(八)环境的消毒第三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细菌环境种类浓度作用时间菌龄种类有机物温度酸硷度24价廉低破坏易贮藏方便有效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低毒第四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ofbiotechnology)的简称。狭义地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26广义地指与

7、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问题,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28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法令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管理,对实验室的分级管理,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

8、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